六安新闻 霍邱新闻 霍山新闻 金寨新闻 舒城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六安市 > 六安新闻 > 正文

最美“焊将”用匠心铸造大国重器

来源:安徽商报 2018-07-02 12:35   https://www.yybnet.net/

黄春燕(左一)在工作中

“不怕苦不怕累,就怕技术和创新跟不上。”作为全国劳模,六安市安徽博徽长安电子有限公司员工黄春燕在创新的道路上,不断给自己提出更高要求。她参与焊接生产的高原自行式炊事车在汶川、玉树等抗震救灾后勤保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焊接的雷达多次在国家重要安保任务中大显身手,为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重要活动保驾护航;焊接的军事装备在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中威武亮相,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

勇挑重担 攻克创新技术解难题

黄春燕从事雷达天线骨架的焊接工作,是一项对技术要求极为严格、劳动强度特别大的一项工种。面对高强度的工作,年轻的黄春燕从不含糊。 1992年,黄春燕代表公司参加了“六安地区职工焊接技术竞赛”青年组比赛一举夺魁,此后,她先后多次在省市举办的焊工职业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并享受国务院和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贴。手臂上被焊渣烫伤留下的疤痕正是黄春燕20年来辛勤付出的印记,也是她引以为傲的“军功章”。黄春燕在生产实践中大胆创新,参与多项焊接技术攻关,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

在空军某新型雷达试制生产阶段,根据设计要求,天线骨架所用的材料由原来的钢管改为钛合金管,加工工艺也由原来采用手工电弧焊接改为氩弧焊接。钛合金材料焊接的特殊性,对焊接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她主动挑起了天线骨架焊接工艺攻关的重担,经过夜以继日地钻研试验,很快掌握了这项焊接技术,并设计一套雷达天线骨架焊接工艺方案,该方案被确定为焊接工艺规范。

“某雷达工程液冷管路系统316L不锈钢管道焊接技术研究”是“十二五”国家995三期重大工程,她采用柔性焊接工装,通过单面焊双面成形工艺,成功将316L不锈钢引进了大型雷达液冷管路的焊接,实现了焊后管路在腐蚀环境下的应用,开创了大型雷达液冷管路的焊接制造先例。显著提高了雷达产品焊接质量和生产效率,不仅推动了军事装备技术革新,还为企业创造了近千万元产值。

成立工作室 打造卓越团队传技艺

20多年来,黄春燕刻苦钻研,爱岗敬业,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焊接领域的领军人才,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非凡的业绩。她还主动承担了焊接机器人柔性生产线建设任务,在雷达领域首先采用自动化焊接技术,实现焊接机器人工作站在雷达产品上的焊接应用,在我国率先建立了针对雷达大型结构件设计的焊接自动化生产线,极大降低了焊接工人的劳动强度,并创造产值766万元,节约成本33万元。同时,她开展了焊接机器人激光跟踪系统、焊接机器人仿真和离线编程的应用性研究,使这项技术研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2010年12月,以黄春燕为技术骨干的“长安焊接技能大师工作室”挂牌成立。在她的带领下,工作室相继被认定为省级和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在技术创新和带徒传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依托大师工作室平台,她累计取得技术创新成果十多项,并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团队成员,培养了一批优秀青工。仅2014年,就有1人成长为焊工技师,1人获安徽省国防科工系统焊接比赛第一名,2人包揽六安市职业技能大赛焊接比赛前两名;2人获六安市技术能手称号,1人获六安市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高技能人才储备保障。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周梅

新闻推荐

农村老人有了“医保姆”

本报记者张大鹏本报通讯员王勇6月15日,记者跟随六安市裕安区狮子岗乡卫生院的医务人员到该乡南岳庙村村民李大银家,为...

六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六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最美“焊将”用匠心铸造大国重器)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