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新闻 霍邱新闻 霍山新闻 金寨新闻 舒城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六安市 > 六安新闻 > 正文

酿酒如做人 货真价更实 小记用土灶蒸制小锅米酒的陈六安

来源:柳州日报 2018-03-09 11:10   https://www.yybnet.net/

陈六安用土灶蒸制小锅米酒已经有大半辈子了,对他来说,这门老祖宗留下的手艺,既是营生的行当,也是内心的坚持,因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口味和技术如何变化,在他的心里,品质始终是不变的追求。

“神器”相助 时间为媒

陈六安酿制的米酒之所以和别人的不同,最关键的是蒸制器具的区别,大多数人的酿酒器具,是不锈钢连体蒸锅,而他酿酒采用柴火慢烧+不生锈的钢锅+用了几十年的瓦罐蒸锅+冷水降温锅。“在蒸制过程中,靠的是酒曲挥发的蒸汽与器具的碰撞,上一层的冷水将这些蒸汽压出酒孔,再在竹制的导酒管冷却之后变成酒,蒸汽触碰着不同的器具,酒的口感就会不一样。”

陈六安说,酿酒的第一步,得先煮饭。每天一大早,他先把一大锅水烧开,然后将选好的早稻米倒入锅里,继续用柴火烧煮1小时。用柴火煮的饭受热更均匀,颗粒更饱满,最重要的是带着柴火的香味,“这个就是土味啦。”他还说,“有时候掌握火候不注意,把饭煮糊了,那是要不得的,会影响口感,那样的饭,宁愿不要,也不能以次充好。”

检验米饭合格后,陈六安便将米饭放在自制的竹簸箕里冷却,再用传统的方法发酵,搬至“暖房”发酵十来天。

超强感官 适时出手

如果说酿酒是门手艺,那这个技巧便出自于酿酒师的判断。

每天看发酵的大米是陈六安的必修课,酿酒的关键在于发酵的时间和温度。几十年的酿酒经验,让陈六安锻炼出了各种极其敏锐的感觉。通过“一看一闻一摸”,加上对时间和温度的严密控制,陈六安把适合蒸制出酒的时机牢牢把握。紧接着,蒸制米酒器具“成员”一一上阵,将可以蒸制的酒曲倒进大煮锅,搬上25多公斤的瓦罐蒸锅,安装导酒管(一个光滑的竹筒),冷水降温锅放满冷水。每一个步骤都严格把好密封关,以防蒸汽(实则为酒气)跑出。在柴火的制热下,发酵的酒曲与蒸锅经过一小时的磨合,开始出酒了,涓涓细流潺潺流出,每一滴都是智慧的结晶……

“每天最多煮两锅,每锅要花上4个小时,最后每锅也只酿得25公斤的酒,蛮累的。”陈六安说话的过程中也没停下,而是赶紧把刚刚酿好的新酒搬到储存室。每每到酿酒接近尾声时,买酒的村民纷纷前来,把陈六安的酒买走了。

坚持手艺 免费传承

陈六安说,自己的酿酒技艺是爷爷和爸爸传授的,因为从小就看着他们在家酿酒,每个环节渐渐熟悉,随后的手把手亲授,更是打通了陈六安的酿酒“任脉”。酒香不怕巷子深,陈六安家酿的酒在老家古砦仫佬族乡新维屯小有名气,找他买酒的人也慢慢增多。

2年前,已经拥有几十年酿酒“工龄”的陈六安,由于孩子们都在县城工作,为照顾孙辈们,他不得已离开了自己的古砦老家,来到县城。老家可以离开,手艺却放不下,于是他在县城新城路租了一间老房,搬来了爷爷留下来的上百年的酿酒“神器”,开启了他异地酿酒的生活。“习惯这一口了,难改变了,地方是换了,但味道还要留。”陈六安抿着刚出炉的酒意味深长地说。听闻小巷子有这样一名传统酿酒人,除了买酒的人之外,学习酿酒的人也有不少。只要有人问,他便仔细教。

面对市场上推陈出新的酿酒技艺,陈六安给后辈们提出了建议:“酿酒不难,难在坚持。酿酒如做人,选料要精,该出手时要出手,最关键的是货真价实。”

本报通讯员盘练

新闻推荐

提早谋划桃花节

为顺利召开六安市第十届桃花节,金安区中店乡提早谋划、认真准备确保执行决策不走样,完成任务不打折,努力为广大游客呈现一个精彩纷呈的桃花盛宴。该乡成立了以六毛路沿线村书记以及相关单位为成...

六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六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酿酒如做人 货真价更实 小记用土灶蒸制小锅米酒的陈六安)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