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新闻 霍邱新闻 霍山新闻 金寨新闻 舒城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六安市 > 六安新闻 > 正文

筑起城市防洪的“万里长堤”

来源:合肥晚报 2016-07-25 16:29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合肥过去遭受洪水较为频繁,如今排涝水平比肩沪宁杭

合肥曾是一个遭受洪水较频繁的城市,也是全国31个重点防洪城市之一。过去,合肥城市防洪存在不少软肋,而且历史欠账多。为了让城市安全度汛,近年来全市筑起一道城市防洪的“万里长堤”,逐步探索出城市内涝治理独特的“合肥模式”。

六年前暴雨之痛 打响防洪内涝“阻击战”

历史上,合肥是一个遭受洪水较频繁的城市。2010年的暴雨之痛,一些亲历过的市民至今历历在目。

让时间回到六年前的7月12日,当时合肥城区降雨达100毫米,市府广场、淮河路、六安路、阜南路多处积水,积水深度平均达到20多厘米;当涂路、张洼路等多处下穿桥被水淹没、城市南部的望湖城小区淹没面积达35公顷,成为一片泽国……

一场暴雨,浇出合肥城市防洪诸多软肋。比如,排水设防标准低,城市泵排能力167立方米/秒,排水系统仅能应对30毫米左右的降雨;历史欠账多,老城区三分之二的排水管网尚未改造,雨污管网超负荷运行,极易导致内涝;排水设施管理缺失,部分排水管渠如望湖城出水箱涵因渣土堆压,造成排水设施严重损坏而引发内涝等。

痛定思痛,合肥市委、市政府将城市防洪排涝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下决心彻底整治。一场没有硝烟,甚至看不到敌人的城市防洪内涝“阻击战”,全面打响。

规划引领补齐旧账 排涝设施和能力全国一流

2010年汛后,合肥按照24小时内降雨231毫米、小时最大雨强85毫米的标准出重拳,大力构建城市排水防涝系统,启动合肥市排水防涝设施项目库建设,从内涝点整治、内河疏浚、下穿桥提标、老旧箱涵改造、排涝泵站扩建、雨污分流六方面齐出手,强力推进、滚动发展。

不过,标准再高,没有强有力的排水系统,城市依然会“风雨飘摇”。为此,合肥以规划为龙头,项目为支撑,点线面结合,志在打赢城市排水设施建设攻坚战。

通过新建红旗、胡浅,改扩建了杏花、唐桥、张生圩等一大批泵站,提高了低洼地区的雨水排出速度;大力清理排水河渠管道淤积,对二里河地下箱涵实施了近30年来的首次系统清淤,一举解决了老城区南部大片区域的内涝问题;对南淝河、四里河、板桥河、十五里河、许小河等城区河道进行了持续不断的综合治理,将市区防洪标准提升到100年一遇。

为了优化排水系统,合肥还先后集中实施了杏花排水系统、逍遥津排水系统、包河排水系统等一大批排水系统的改造工程,实施更换排水管道、消除排水盲点、沟通排水管线等工程措施。

“十二五”期间,全市防洪排涝工程累计投入达56亿元。建成各类排涝泵站72座,泵排能力总计293立方米/秒。建成排水管网5501公里,按百年一遇标准完成了78公里市区河道治理,修筑防洪堤(墙)146公里。目前,合肥城市防洪排涝设施现状比肩上海、南京、杭州等大城市,居全国领先水平。

发生积水快速应急 “大排水”理念下的联动

再完善的硬件设施,都很难确保城市中没有一处涝点,而一旦出现内涝,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迅速处理完毕,没有部门联动很难做到。为此,合肥树立了“大排水”理念,成立了市政府层面的城市防洪指挥部,汛前、汛中、汛后全方位着力,对确保“大雨无大涝、小涝不成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汛前,重点检查箱涵、排水管网、明渠、出水口等排水设施是否畅通;检测箱涵、管网、河道等排水通道结构是否安全,检查河道是否淤积、行洪障碍物是否清除;检修排涝泵站设备,确保汛期正常运行。

汛中,在市防洪办的统一部署下,城管、公安、房产、水务、气象、应急、市政、排水等成员单位,分工协作、各司其职,落实到人,重点易涝区域“一桥一组”、“一处一岗”定人定岗值守,齐心做好城市防洪排水工作。

汛后,立即着手对泵站、移动泵车、发电机以及其他巡查、疏通、工程车辆等排水设施设备进行养护、维修作业,确保下个汛期到来时能够快速投入使用。排水管网清疏,收水井清捞,河道清障,道路管网、局部积水点改造等工作与之同步展开,为下个汛期中快速排水打下了坚实基础。

当前,合肥仍处在防汛关键期,如继续出现强降雨,城市低洼地区仍存在积涝隐患。为此,防洪部门已对各区域积涝风险点进行了排查,并会同各区提前安排水泵、移动泵车、电源车等应急排涝设备。

“下穿桥、地下通道、重点易涝区域有人值守,还添置了一批移动泵车提前在重要下穿桥待命,遇到积水及时能把水抽走。”市排管办的负责人介绍,同时在老城区的下穿桥还配置了视频系统,人员是否到位,积水是否形成,后方第一时间能看到画面并指挥处理。

■举措

独辟蹊径科学调蓄 用绿色生态技术“驯服”雨水

实践经验表明,城区水系与城市外围水系息息相关,善于利于外围水系进行调节,对减轻城市防洪压力事半功倍。其实,借势行洪,科学调蓄,在合肥城市防洪中,早有布局,且形成了合肥建设“海绵城市”的独特路径。

自2010年10月提出创建,至2014年9月“国家森林城市”荣誉花落合肥,截至目前全市完成造林101.46万亩,投入资金超过200亿元,六大片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公园在城区布局形成。结合公园绿地建设,合肥还建设、改造形成了大批下沉式绿地、植草沟,见缝插针在环城高压走廊下进行绿化,提升了绿地汇集雨水、补充地下水等功能。

大面积建设森林绿地,最大限度恢复城市土地自然生态肌理,减轻了城市排水管网的压力。合肥还大规模建设人工湖,在河流下游和城郊接合部建设湿地。目前,合肥城区四方、天鹅湖、方兴湖、翡翠湖、柏堰湖、少荃湖等重点人工湖泊星罗棋布,并建设了巢湖沿岸生态湿地、滨湖森林湿地公园、蜀山柏堰湖湿地、董铺水库生态湿地、大房郢水库湿地等大量人工湿地。

突破传统的“以排为主”的城市雨水管理理念,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生态化技术,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建设“海绵城市”也是合肥挥别内涝的原因之一。目前,全市利用城市公园绿地地下空间相继建成杏花、逍遥津等雨水调蓄池,加快推进新站区少荃湖片区、塘西河片区、高新区大蜀山片区等海绵城市先行示范区建设。“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城市综合管廊约150公里。

防治并重“不遮丑” 南淝河城区段多处将改造

总结多年来城市防洪经验,合肥确立了城市内涝问题“立即查摆、立即整改”的基本思路。具体而言,就是在每一次强降雨后立即组织力量分析涝情,对强降雨暴露出的涝点迅速确立整改方案并及时整改。问题越改越少,内涝点逐一“销号”,这也是合肥连年经受强降雨考验的一大原因。

今年,在坚持“防”的基础上,针对汛期中发现的南淝河持续高水位运行新问题,立即启动了“南淝河城区段堤防提标工程”前期工作,汛后将分批实施。

其中的重点是对巢湖路二里河至屯溪路桥段老轮船码头河岸进行改造;对长江路至芜湖路段等堤防进行加高;对合作化路桥滚水坝改造,将固定堰改造为可升降坝;对当涂路桥橡胶坝改造,提高橡胶坝水位控制调度灵活性和运行可靠性;并对沿河排涝泵站再次进行提标改造。

经过几年来的苦心孤诣,合肥已筑起一道城市防洪的“万里长堤”,探索出城市内涝治理的一条独特的“合肥模式”。未来,合肥在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的基础上,将做好土地利用规划和建设规划的统筹工作,为城市的发展和雨洪治理留下更多空间。

新闻推荐

张棉、陶芳德任省检察院副检察长

本报讯  昨天下午,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闭幕,通过了多项人事任免。会议任命张棉为安徽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任命陶芳德为安徽...

六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六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筑起城市防洪的“万里长堤”)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