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向黎
关于老君眉,后来看到一个观点,非常吸引人:这是曹雪芹杜撰的,小说家之言,大可不必认真,一定要附会到君山银针上。(王从仁著《茶趣》,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78页)一读之下,觉得此说很对我胃口,一来符合小说创作规律,不迂腐拘泥;二来釜底抽薪,省了多少考证麻烦。加上想到曹雪芹自己借宝玉的口说过:“除了《四书》,杜撰的也太多呢。”偶然喝一杯茶,有什么要紧。于是安下心来,暂时将云里雾里、难辨虚实的老君眉丢开了。
偏偏在旧书店淘到《中国茶事大典》(徐海容主编,华夏出版社2000年1月版),信手翻看,却见“老君眉”,急忙看时,解释为:“清代名茶。产于福建光泽。清光绪《重纂光泽县志》卷五:……‘茶以老君眉名(乌君山前山后皆有)。\’”不由惊喜万分,原来清代确实有老君眉!而且它果然不是君山茶,它产自福建!
有了底气,再四处搜寻,发现有少数文章也同此说:“然而老君眉茶的出产地还有待商榷。因为明清时代,湖南君山和安徽六安出产的银针茶,都不名为「老君眉」。老君眉茶亦不是曹雪芹兴之所至的意象之名。其实,清代确有「老君眉」茶名。该茶出产在福建省武夷山一带。据清代郭柏苍《闽产录异·货属·茶》载:「老君眉叶长味郁,然多产」。又查清代福建《光泽县志》,也有「茶以老君眉名(乌君山前山后皆有)」。民国《福建通志·物产·茶》中也有此记载。”(魏象贤《老君眉茶考》)
实有其物,产地判明。那么老君眉是怎样的一种茶?“《红楼梦》中的老君眉茶,应释为‘出产于福建武夷山一带,采用老君眉茶树的嫩芽制成的银针白毫茶称为老君眉\’”。(出处同上)又在其他文中看到有“时人又称此茶为‘寿眉\’。(《红楼梦学刊》1994年4期)”“寿眉”也是白茶,也产于福建。其他一些文章,也认为老君眉是白茶,与六安茶是绿茶相对照。联想到有人说宝玉喝的另一种茶“枫露茶”也是白茶,不禁想:难道曹雪芹对白茶情有独钟?
如此说来老君眉是白茶。福建是白茶的主产地,银针白毫是白茶中最著名的,此茶“汤色浅淡”、“遍披白毫,挺直如针,色白似银”(《中国茶经》)。倒是和老君眉的雅号颇为般配,可惜这也没有明确史料记载,而且今天,即使在清代老君眉的故乡福建,银针白毫也不提这个光彩的前身,也从无“老君眉”的别名,这就令人费解了。
探究老君眉的过程中,发现福建今天仍有老君眉的踪迹。闽北人将之与大红袍、铁罗汉、武夷水仙等并列,却是武夷岩茶的名丛之一。这应该不是“借壳上市”,因为在民间老君眉的名声已经烟消云散,武夷岩茶家族的本身也够显赫,没有假冒必要。另外,民国《崇安县新志》就把“老君眉”列为《武夷历代名丛奇种名称一览表》中的名茶之一,看来武夷岩茶中早就有老君眉,但这决不是清代的名茶老君眉,或者说曹雪芹的老君眉。
为什么这样认为?首先是产地不一样,更主要的是武夷岩茶必须揉捻、烘焙,香气浓烈,味道浓酽,名丛甚至带着强烈的刺激感,决不可能如《红楼梦》中写的让人觉得“淡”,纵使清代老君眉不是白茶,也绝不会是武夷岩茶。
清代的老君眉,看来是追随知音曹雪芹而去了。如今福建仍产老君眉,但此眉不是那眉,虽则扫兴,也无奈何。天下同名的本来就多,就好比当代作家有叫王蒙的,“元四家”之一的大画家也叫王蒙,总不能说今天的王蒙侵权吧?
门外妄谈,是耶非耶?切望茶中高人有以教我!
新闻推荐
4月22-24日,2016年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六安举行。经过激烈角逐,黄山市在科技创意类斩获一等奖项目6个、二等奖7个,科幻画类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4个,青少年创新成果项目二等奖3...
六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六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