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以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地区再度上演“用工荒”。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安徽省各地工业园区企业缺工现象较往年明显缓解,员工流失率持续降低,人力资源市场供求进一步平缓。
员工稳定性进一步增强
连续几年春节,宣州区某民营服装厂老板杨先生都是在焦虑中度过,因为年一过,同行间又开始“抢”工人,弄不好员工会走掉三分之一。今年,杨先生的担心有些多余。目前,厂里除一名裁剪工跳槽外,其余全部在岗,杨先生一颗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记者走访部分企业和劳务市场时发现,与往年春天相比,今春省内用工并不怎么“荒”,究其原因主要是节后返岗率较往年有较大提高,不存在大的用工缺口。合肥市就业服务管理中心供职多年的林云涛告诉记者,从市场台位来看,前两年节后天天开市,用人单位提前10天至15天才能预订到台位,而今年每周开市三天,提前一周就能预订到台位。
省城中介机构的汇总信息显示,今年节后合肥缺工200人以上的企业只占全部用工企业的3%,缺工500人以上的企业只有不到10家。
另据省人社厅最新监测数据显示,2月份下半月各地工业园区企业缺工进一步缓解,工业园区企业和监测企业员工流失均有减弱。其中,重点监测企业员工流失率仅为1.2%,工业园区企业缺工比例由春节前的5.9%降为3.3%。
“用工不‘荒\’,也与当前宏观形势趋紧有关。”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坦言,当前经济发展下行压力加大,企业对未来持审慎态度,不愿贸然扩大生产;加之用工成本持续上升,企业进行大规模人员储备的动力不足。
农民家门口就业渐成趋势
翁兴福是六安市裕安区独山镇潘岔村农民,十几年前,他就踏上了外出打工路,先赴广东,后去浙江,最近几年在上海。今年春节后,翁师傅留在了家乡就业。据翁师傅介绍,十几年前与他一起走南闯北打工的安徽老乡,已有相当一部分留在老家务工。
来自铁路部门的统计显示,从正月初一到2月16日春运结束的25天里,合肥发往上海、杭甬和广深方向的旅客同比减少9.2%、22.1%和2.6%。“客流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赴省外打工的农民工数量在减少。”合肥火车站一位多年从事春运工作的同志说。
近年来,随着皖江示范区建设步伐的加快,重大招商企业纷纷落户安徽,省内就业机会明显增多。今年示范区一次性用工超过300人的企业达44户、招工54448人、户均1237人,分别比去年增长38%、76%、28%。
值得一提的是,省人社厅、发改委、财政厅三部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的意见,将以往单纯支持劳务输出,调整为以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为主,建立“区域对接、县县对接、镇企对接”模式,整体调动全省人力资源。
如今,农民新增劳动力大多选择就近就地务工,外出劳务输出总量显现出逐年下降趋势。至2011年底,全省农业富余劳动力省内转移就业450万人,比2010年增加50多万人,占全省农民工总数的32.8%,比2010年提高2.8个百分点。而到正月初九,全省春节后外出733.42万人,比去年同期减少10%左右。
“农民工省内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安徽省用工紧张。”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分析指出。
和谐劳动关系稳员工队伍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稳定员工队伍,预防节后员工“大进大出“现象发生,改善薪酬待遇几成企业留住员工的普遍做法。
从人社部门的调查看,今年省内80%的企业给员工提供食宿,这一比例明显高于去年同期。此外,节后企业平均工资比去年上涨10%,其中餐饮服务、家庭服务行业上涨20%左右。
为给一线员工解乏,合肥格力电器公司每天下午在车间发放牛奶和点心作为下午茶;合肥阳光电源公司考虑到年轻人生活经验缺乏,特意为他们配备了生活导师。近两年,越来越多的企业像格力和阳光电源这样,注重对员工的人文关怀,确保员工招得进、留得住、有发展。面对记者采访,不少农民工感慨:“如今,在城里打工比以前体面得多。”
“今春用工总体不‘荒\’,其直接原因是返岗率普遍提高和农民工省内就业人数增多,深层次原因则是劳动关系日趋和谐。”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分析指出,近年来特别是2011年以来,面对日趋紧张的用工形势,各地采取了一系列缓解“用工难”的政策措施,眼下企业用工企稳正是这些政策措施显现成效的集中体现。
据安徽日报
新闻推荐
1月26日(星期六)安庆新闻综合频道08:30
利箭行动(3-5)13:30
天堑1949(13-15)20:00
利箭行动(6-8)23:00
断喉弩(1、2)安庆公共频道09:50&nb...
六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六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