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新闻 霍邱新闻 霍山新闻 金寨新闻 舒城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六安市 > 霍山新闻 > 正文

百合丰收百姓乐

来源:太湖周刊 2018-08-17 10:23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刘辉陈振伟本报通讯员赵国勤文/图

眼下,正是收获百合中药材的黄金季节。

8月10日上午,记者慕名来到皖鄂边陲重镇的弥陀镇界岭村采访,正赶上这里是收获百合的第一天。

冒着高温酷热,三十多位村民正在忙着挖百合、摘百合、过秤、装袋、上车,一派繁忙的劳动景象。

“今年种植的百合面积有98亩,每亩租金400多元,涉及数十户农户。从去年10月下旬开始栽种,现在已经成熟,前后大约要收获一个多月。”承包这片土地的霍山县客商刘旭东告诉记者。

“目前,百合的市场行情有些波动,每斤价格在四块钱左右,每亩产量可达2000多斤,亩均产值一万元上下。从这一点来看,种植百合的效益明显要比种植水稻强多了。”

“今年只是试种。明年村里计划与刘总合作,种植200亩,并采取由合作社+基地+能人+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既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致富,又有效增加村级集体经济。”界岭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章学斌看到今年的百合喜获丰收,对扶贫工作更加充满了信心。

“在百合种植的技术上有专家指导、在销售上实行订单收购,大力发展百合特色产业就没有后顾之忧了,何乐而不为呢。”

况且,山村处处交通方便,水泥路四通八达。大卡车直接开到了田间地头,满载着新鲜的百合就可以及时运往各地,成为食客的美味。

不仅如此,这种丰收的喜悦同样写在了汤泉乡朱弯村老百姓的笑脸上。

8月10日下午,当记者走进朱弯村40多亩的百合种植扶贫基地时,只见这里三五成群的村民埋头苦干,挥锄挖的、细心摘的、提篮装的、用肩扛的、推车拉的,农村少有的集体劳动场景顿时在这里得以体现。

在炙热的阳光下,地里的热气格外冲人。但村民们凭着一股勤劳的韧劲和淳朴的秉性,毅然个个精神抖擞,不叫苦不叫累。只见人人汗流浃背,湿透了衣衫,晒黑了肌肤,劳动的本色在这里得到写照。

“村民们挖百合是按照每百斤三十元来计报酬的,一天下来能有100多块钱的收入。由于天气炎热,加上确保百合的新鲜程度,只能早晚收摘。”村民胡双荣摘着结实圆润的百合,脸上绽放着幸福的笑容,爽朗地与记者交谈着。

“今年种下的42亩百合,是通过村里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包给村民斯龙华种植的,预计产值可达30多万元。除去土地租金、村民务工等10多万元的成本外,纯收入能有20多万元,村里还可以有收入分成。”朱弯村总支书记朱书法告诉记者。

在夕阳的映照下,一颗颗百合禾苗被翻挖开来,满地的白色百合显得十分耀眼,宛如无数的珍珠洒落在山村田野。望着这丰收的场景,似乎十个月前那满野翠绿的百合苗浮现眼前,并孕育了丰收的希望,结下了殷实的硕果。

新闻推荐

因地制宜做产业

霍山县诸佛庵镇小堰口村地处诸佛庵镇西部,深居“万亩竹海”景观内,几年来,该村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美化、绿化、亮化乡村面...

霍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霍山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鲜花兴旅富农家2018-07-24 13:18
猜你喜欢:
事故现场擒逃犯2018-08-03 11:02
评论:(百合丰收百姓乐)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