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新闻 霍邱新闻 霍山新闻 金寨新闻 舒城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六安市 > 霍邱新闻 > 正文

“一村一品一主体” 产业扶贫拔“穷根” 本报记者 张 鹏 本报通讯员 宋 辉

来源:淮南日报 2017-12-13 13:58   https://www.yybnet.net/

寿县张李乡韩店村位于寿县西南、淠河中下游东岸,与六安霍邱县隔河相望;河湾地多耕地少,两熟制传统农业为主导产业,基本处于“靠天收”的状态;全村7100多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43人,其中60%以上是因病因残致贫。

地理位置偏僻,地多田少,贫困人口多,如何带领群众增收脱贫,是摆在驻村工作队面前的一道难题。深度贫困地区穷在山高沟深偏远,要想富,恰恰要在山水园林上做文章。

市城管局驻村扶贫工作队针对韩店村以湾区为主,水资源丰富,灌溉条件便利、光照充足,有效积温高,土壤肥沃,发展绿化苗木产业得天独厚优势。紧紧抓住国家绿色发展、生态保护的契机,盯住绿化苗木市场需求的实际,依托湾区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花卉苗木产业,将全村各种生产要素激活起来,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着力实施特色苗木花卉精准脱贫攻坚工程,加快了贫困户脱贫致富步伐。

驻村扶贫工作队工作人员多次上门动员在外创业有成的人士返乡创业,先后引进了茂隆苗木、春申和御景苑牡丹园等公司到韩店村投资兴业,共流转了1800亩土地,建立韩店苗木基地,种植樱花、海棠、女贞等20多种的特色苗木,贫困户以土地入股,签订土地流转协议,与苗木公司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公司对贫困劳力进行技术培训,将他们培训成家门口的苗木种植能手,贫困户在家门口就可以实现就业。现在全村每年可实现土地流转收入160多万元,农户每天到公司务工可获得至少60元的报酬。

“公司+基地+贫困户”的形式构建了带动贫困户脱贫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力带动贫困户“减贫摘帽”,订单农业模式提供了一系列技术和购销保障,形成了从种植过程到销售环节的服务链条,大大减小了企业承担风险。苗木公司不断优化种植结构,滚雪球般实现发展壮大,形成了规模效益。目前,韩店苗木经济已成为寿县发展特色林业经济的一块“金子招牌”,许多客商慕名而来签订了长期合作“订单”,实现了公司、贫困户、村集体三方“共赢”。

与此同时,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加强与金融部门协调对接,建立与金融机构对接联动机制,将产业扶贫和金融扶贫紧密结合,保证小额信贷真正为贫困户服务,常年指导帮助贫困户入股公司、实现分红,就像农业节水灌溉采用渗透性强、持久性好的“滴灌技术”一样,在扶贫过程中发挥着长流水、不断线的“滴灌效应”,共为57户贫困户量身定制“小额扶贫贷款”。采取分贷统还、入股分红的模式,由村委会、农商银行、企业和贫困户签订四方协议。贫困户申请贷款,苗木公司作为扶贫小额信贷使用主体,负责偿还贷款本息,贫困户从企业年度经营利润中分红。据统计,贫困户共计贷款300万元,仅小额信贷一项,三年可实现净收入43.2万元。

韩店村通过推进“一村一品一主体”产业扶贫,全面提升了全村的产业竞争力,提高了贫困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和产业收益,基本实现了村有产业、有带动企业、有合作社,贫困户有项目、有劳动能力、有技能,户均新增产业收入明显提升。2016年,韩店村全村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8700元,2017年预计可突破1万元,实现贫困户脱贫71户,这其中“一村一品一主体”产业扶贫功不可没。

新闻推荐

秸秆,在这里变废为宝

11月6日下午,安徽省环保厅组织召开全省农作物秸秆产业示范园区工作推进会。高新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韦建华,高新区环保分局、合肥高新区霍邱现代产业园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强调,全省要因...

霍邱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霍邱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一村一品一主体” 产业扶贫拔“穷根” 本报记者 张 鹏 本报通讯员 宋 辉)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