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经山历海》剧照。将在今晚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的电视剧《经山历海》,在山东立项,改编自山东本土作家赵德发的长篇小说《经山海》,由中央电视台等联合出品,由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等联合摄制。3月22日晚,小说《经山海》的作者赵德发接受了农村大众报记者独家专访。
常闻夏雨催新果,莫怨秋风撼老枝。赵德发说,这部作品于他而言,算是他在夏天里饱受雨露滋润,在秋天里结出的一个果子。
遍访齐鲁山村渔村
在村干部家中过夜
时代新人,经山历海,振兴乡村。这本小说的蓝色封面上写着这样一句话。乡村兴则国家兴。这部小说是赵德发继“传统文化小说三部曲”之后的最新奉献,是书写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伟业的现实主义小说力作。
赵德发告诉记者,其实,《经山海》是“命题作文”。2018年年初,他接到《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先生的电话,对方约他写一部反映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长篇小说。赵德发答应了,从此开始读书、采访、构思。
“我去过沂蒙山区腹地的沂水县诸葛镇秀峪村,在驻村第一书记带领下,与干部群众交谈,还在一位村干部家中过夜,了解了与扶贫攻坚有关的许多事情。我在日照采访了一些山村、渔村,接触了许多农民、渔民和乡镇干部,获得了大量鲜活生动的素材。”赵德发说,“我还调动了我几十年来的生活积累,因为我年轻时在公社党委和县委工作过,后来一直关注农村改革进程,对基层情况比较熟悉。写作中,这些材料直接帮助了我,让故事丰富多彩。”
这部小说用一年的时间写完,《人民文学》在2019年第3期发表,安徽文艺出版社同时出书,当年8月获全国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去年12月11日,中国作家协会举行“纪录小康工程”研讨会,向全社会推荐“纪录小康”主题创作推荐书单,有8部长篇小说、8部报告文学,《经山海》列8部长篇小说之首。
笔随心走,墨与情谐
为“吴小蒿”哭过几回
构思这部长篇小说时,这位50后作家首先想到,要写乡镇干部,因为他们是乡村振兴的具体组织者。
笔随心走,墨与情谐,这是赵德发创作的金科玉律。他在这本书的后记中这样写道:“吴小蒿,可怜,可爱,可敬。她的经历与命运,让我牵肠挂肚。在长达一年的写作过程中,我的心思全在她的身上,甚至为她哭过几回。”
对“吴小蒿”的这份情感,还改变了赵德发的写作手法。他有这样的经历:“外孙女住我家时,我因为特别喜欢她,看她时常常舍不得转移目光。写这部书时,面对吴小蒿,我也是‘目不转睛’,虽然用的是第三人称、全知视角,但一直聚焦于她,‘一镜到底’。有朋友说,没想到长篇小说能这样写。”
记者发现,小说主人公是吴小蒿,电视剧《经山历海》的主人公也是她,由王丽坤扮演。这个人物,有没有原型?赵德发坦言,没有原型。这是他根据自己所认识、所了解的乡镇女干部,杂取种种,合成了一个。小说问世后,不止一次有人向他讲,吴小蒿就是他们那里的某某某。赵德发说,吴小蒿是无数乡镇女干部的一个优秀代表。当然,她也有她的个性,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王丽坤与他心目中的吴小蒿形象比较接近,大家可以等着看她的精彩表演。
“吴小蒿”不是意念的产物。赵德发生于农村,从25岁起就在公社、县委工作,成为专业作家后,还是一直关注农村,对乡镇干部较为熟悉。他们处于国家政权的最基层,工作繁重,十分辛苦。与社会中的其他任何群体一样,这个群体也是形形色色,鱼龙混杂。但就大多数而言,他们能够兢兢业业工作,真心实意为群众服务。进入新世纪之后,这个群体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大多受过高等教育,看待问题的角度、处理问题的方式都与前辈有所不同。尤其是其中的优秀者,会用历史眼光观照当下,有强烈的使命感与担当意识,既接地气,又明大势。
于是,“吴小蒿”就在赵德发的眼前出现了:她在农村出生,被重男轻女的父亲视为蒿草,考进大学后热爱史学志存高远,却被迫嫁给一个品质恶劣的“官二代”。她到海边一座城市工作,在机关坐班10年后深感厌倦,就参加干部招考,下乡当了副镇长。从此,开启了她个人的“新时代”,也让我们看到了黄海之滨一个山海相间半农半渔之镇的“新时代”。
“乡镇女干部更为不易,她们在工作中面临着工作与家务的矛盾,平时连星期天都很少休息,‘五加二’是工作常态。顾不上料理家务、教育孩子,往往引起家庭纠纷。但是,有一些女干部身为柔弱女性,性格却十分刚强,工作中不让须眉,甚至成为乡村振兴的扛鼎人物。这样的优秀女干部,值得用文学作品好好表现。”赵德发说。
向齐鲁文化致敬
希望乡村美丽富足
《经山海》在《人民文学》发表后,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原副总裁芶鹏先生来日照见赵德发。
“他说看了我的小说,让我陪他在日照走一走。我陪他在海边转了一天,晚上吃饭时他告诉了我此行目的:根据中宣部文艺司领导的推荐意见,与我商谈改编电视剧的事情。我答应了,10天后到北京与他签订了改编权转让合同。与此同时,我向他推荐日照青年作家雷娟担任编剧,理由是她熟悉乡镇情况和渔家生活,而且有编剧经验。”赵德发说。
此后,芶鹏先生组建团队,步步推进,终于让小说《经山海》变成了电视剧《经山历海》。尤其是取得了山东省委主要领导和山东省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取得了日照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赵德发没参与改编与拍摄,只是应邀出席了在日照举行的开机仪式。这部电视剧的片名,拍摄过程中一直与小说同名,叫《经山海》。播出前突然改名。这样一改也不错,更符合主人公的经历,也暗喻了乡村振兴的进程。
值得关注的是,这部长篇小说,也是赵德发向齐鲁文化和山东大学的致敬之作。赵德发1988年考入山大中文系办的作家班,两年间深受山大学术风气和齐鲁文化传统熏染。他在《后记》中这样写道:“那时在我心目中,山大的文史楼是一座圣殿,因为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历史系有‘八马同槽’,文学系有‘四大金刚’,他们都是在全国响当当的人物。他们的徒子徒孙,也有好多学界俊彦,有的直接教过我,有的以著作哺育过我。所以,我让作品主人公毕业于那里,承载着齐鲁大地上传承已久的人文精神,在新时代建功立业。”
在作家赵德发看来,乡村振兴在当下的瓶颈是人才缺乏。一茬一茬的孩子考进大学,留在了城市;没上大学的年轻人也大多不愿在农村生活,纷纷进城。这个问题十分严重,直接影响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要解决这个问题,城市要反哺农村。政府应该通过种种优惠措施,引导有志向有才华的年轻人到农村去,或者从事管理,或者投身产业。有了年轻血液的充沛与流动,农村才能生机勃勃。
“外观是美丽的,有青山绿水,有漂亮村落;内里是富足的,这个富足指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谈起心目中的美丽乡村,赵德发说。
期望“后浪”们
用作品展示生命印记
从《闯关东》到《红高粱》,从《欢乐颂》再到《都挺好》,这些年来,山东出产的影视作品有好多精品力作,在全国引起了很大反响,吸粉无数,形成了独特的“鲁剧现象”。在赵德发看来,这代表了山东作家、艺术家的强大创造能力与创新能力。他看过其中的一些作品,经常被感动,被折服。赵德发相信,今后还会有更多的优秀鲁剧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自从这部电视剧去年年底在日照拍完,许多朋友一再向我打听播出时间,现在终于要播了,我和大家一样高兴。我期待着《经山海》的主人公和众多人物能走上荧屏,更加形象地向观众讲述中国乡村发生的故事。”赵德发说。
山东是文学大省,人才辈出。赵德发自嘲道,像他这样的“50后”已经老了,期望“后浪”们奋勇争先,创造新的辉煌。要用各种方式投身生活,感受时代,用作品展示自己的生命印记。
新闻推荐
沂水讯近日,四十里堡镇及时组织农技、果茶、林业、瓜菜等部门的技术员成立各种科技服务队,把技术送进大棚、送到田间地头,以...
沂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沂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