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 报 记 者 王原
本报通讯员 鞠晗 车慧卿
近年,山东大学始终坚守“为国育贤”本心,担承“强校兴国”使命,努力培养新时代最具创造力的研究生。
交叉融合育人
“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山东大学从学科交叉融合角度探索破题之策,通过组建交叉导师团队、挖掘大型交叉科研项目、产学研深度融合等途径,实施“交叉融合育人工程”,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党委书记侯俊平介绍,齐鲁医院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和单位界限,与控制学院、数学院、外国语学院等多个单位合作,在智能精准诊疗、脑与类脑研究、生物功能材料与诊疗一体化技术、医学中的数学模型与算法研究、临床语言学、失能老人康复器械及服务等前沿领域,对接国家重大需求,成立多个学科交叉导师团队。通过交叉融合,医院在新型钛材的成骨免疫机制、智能医学设备研发、重症患者早期识别等方向取得可喜成果,陈玉国教授关于“便携式关键急救设备”研究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双脚沾泥”做科研工作
做科研工作必须要“两脚沾泥”。山东大学岩土工程中心紧密结合国家需求,面向交通强国战略,以山石为课题,以泥土为板书,在工程所在地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在新疆某地项目建设中,现场成立以许振浩为书记的师生临时党支部,组建了5名教师专家、10名博士生、15名硕士生以及20名专业技术人员的超前地质预报团队,深入施工一线。
机械工程学院响应“学术兴校”与“服务山东”战略,成立“智造管理与技术中心”。自2009年起,与淄博多家企业和公司开展全面合作,2019年成立“山东大学淄博先进制造与人工智能研究院”。学院还与日照市、济宁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沂水县、莒县、江苏高港区等十余个县市区,与中国重汽集团、山推工程机械、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等20余个科研院所、知名企业建立全面合作关系。
缔造创新学术文化氛围
山东大学倡导尊重学术理想,鼓励人人创新、时时创新、处处创新,形成踏实治学、自由求知、宽容失败的创新学术文化氛围。儒学高等研究院2019届博士毕业生姚文昌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出版古籍整理专著4部,成果斐然。他用“率性读诗书,本份做学问”概括自己的学术道路。
正是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培养研究生,山东大学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产教融合、交叉融合、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晶体材料研究所2018届博士毕业生王守志在读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9篇,累计影响因子105.8,SCI引用次数超过200次,获得山东大学校长奖、首届学术之星等多项荣誉。
建设高水平导师队伍
导师是研究生教育最核心的元素之一,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保证。山东大学以导师队伍建设为抓手,组织团队协作,全面推进新时代研究生教育。
作为学科带头人,陈子江院士非常看重年轻导师的培养和储备,在一对一的临床教学中亲自进行课题指导,通过数十年的传、帮、带、导,逐渐打造出一支结构合理、分工明确的导师梯队。在生殖医学导师团队中,不仅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泰山学者“攀登计划”特聘教授,还有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青年长江学者、齐鲁青年学者等青年骨干,成为一支引领生殖医学临床基础研究前沿、国际一流水平的创新型导师队伍。
新闻推荐
努力走在新时代 城市管理最前列 访市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徐立娟
□临报融媒记者孙玉光通讯员张斌魏素贞“今年以来,市城市管理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在全力抓好新冠肺炎疫情...
沂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沂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