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兆虎 通讯员 万照广
薛城区沙沟镇张庄村地处穷山沟,历史上村里除了干巴巴的几百棵石榴树,连一条象样的路都没有,曾是省级重点扶贫村。到2013年,全村446户、1679人中,贫困户竟有213户、461人。
然而,从2015年5月开始,张庄村让人刮目相看:村里铺设了柏油路、安上了路灯,家家喝上了清洁的自来水,贫困人口下降到9户、14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脱贫典型村。这一切变化,缘于该村“第一书记”、薛城区政府秘书罗锋。
“刚上来,村民都认为让一个戴眼镜的文弱书生来驻村帮扶,简直是胡啰啰、走过场!没想到罗书记来俺村这年把,村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张庄村村民张笃锋感慨地说。
帮扶首重扶贫。“扶贫路上一定不让一人掉队”!为打消村民的质疑,入村以来,罗锋把***作为工作突破口,吃住在村,逐一登门入户,对全村贫困户、贫困人口全面核查,绘制出贫困人口分布、扶贫措施到户到人、脱贫人口动态管理“三张图”,将扶贫对象、扶贫措施、脱贫进度等情况全部细化上墙,挂图作战。根据全村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分类建立专项档案资料,并将扶贫产业项目实施情况、扶贫资金使用情况、扶贫工作开展情况等资料统一建档,动态管理。
扶贫必先扶志。罗锋从张庄村实际入手,积极吸纳致富能人、石榴种植大户参加村级事务管理,配齐配强了村“两委”班子,完善了村民议事厅、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室等功能配套,将村部改造为融基层党建、远教培训、便民服务、电商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场所。健全“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村“两委”议事决策等制度,先后邀请各级干部讲党课16次,组织到外地学习致富经验32人次,组织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22次,把党和国家的政策讲透,鼓励群众用好、用活现有各种优惠政策加快发展,让群众心中有数,发展有底气。
光“输血”不“造血”, 永远也走不出贫困的沼泽。围绕抓好特色产业扶贫,罗锋从做大做强石榴产业入手,依托张庄石榴专业合作社,引导村民改良石榴品种,为贫困村民发放优质石榴苗木1万余株,扩大石榴种植面积300余亩;联合当地石榴深加工企业穆拉德实业有限公司,帮助村民开展订单式种植,引导群众走上了依靠石榴种植发家致富的“快车道”。抢抓“互联网+”电商村建设有利契机,协调区镇两级投入100余万元,率先建成运营了车轱辘电商张庄石榴驿站,筛选15位家庭贫困人员参加电商培训,启动第一批淘宝网店建设,拓展了以石榴为主的农副产品销售渠道,实实在在地增加了困难群众收入。
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是张庄村迅速脱贫的“捷径”。 围绕打造冠世榴园西大门景区,罗锋充分发挥自身人脉资源广泛的优势,协调区旅服、水利、交通等单位,科学编制了张庄村“农家乐”发展规划,挖掘保护千寿槐、卧龙槐、石榴太皇后、张庄辣子鸡等特色旅游资源,新修村内大小道路12条、3000余米,高标准新建旅游公厕1座,粉刷美化墙体2000余平方米,安装旅游标识牌12处,建设生态停车场、休憩园3处,大力发展石榴采摘、农耕体验、休闲养生、餐饮服务一体化生态观光乡村游。目前,全村已发展农家乐7家、从事乡村旅游及相关产业人员近1000人,年旅游收入达300余万元,直接带动100余人实现脱贫。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 王兴善 许艳) 全区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动员大会召开以后,杨庄镇结合本镇实际,迅速研究制定了《中共杨庄镇委员会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中共杨庄镇委员会推进学习型...
沂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沂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