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末梢往往最敏感。检察室就是检察机关延伸到老百姓田间地头进行法律监督、法律服务的神经末梢。
中央部署的***活动开展伊始,分布在蒙山沂水间的73个派驻检察室根据上级检察机关的工作部署,迅速行动,对“***”进行“精准发力”。
摸实情,对“扶贫谁”精准识别
***,首先是要弄清楚“谁贫困”。临沂市的 73 个派驻检察室针对***活动,开展了专项“五进两服务”和“结亲连心”活动,采取多种形式,走进千家万户,了解实际情况。
3月2日,临沂市兰山区检察院派驻汪沟检察室的干警陪同扶贫工作组走访时了解到,52 岁的兰山区半程镇的王老汉常年在家务农,与老伴共饲养了三头奶牛、二十多只羊,一家三口每年有近3万多元的纯收入,2015年年底,在该镇农村精准贫困户统计工作中,村委也把王老汉的名字上报到了镇里。
根据有关规定,对于家庭年人均收入超过3372 元,不列入统计名单。显然,王老汉不符合条件。
干警会同扶贫工作组走访了 30余家“贫困户”,发现与王老汉情况类似的有很多家,统计上报的贫困户名单与上级要求明显不符。
针对这一情况,检察人员组织召开“半程镇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会议”,结合查办的扶贫惠农典型职务犯罪案件,以案释法、以案析理,积极开展法治教育、廉洁教育,着重对本次扶贫摸排工作中发现的“送人情”“拉关系”“发福利”等不良现象进行深入剖析,对存在“问题”的干部进行“集中训诫谈话”,告诫他们不要“ 犯傻”、不要“ 任性”、不能“胡来”。特别在涉农惠农资金、补贴发放工作中务必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和法律规定执行,杜绝违法犯罪行为。
当晚,各村连夜召开“两委”工作会议,主动自查自纠,大幅“砍掉水分”,剩下“真实数字”由原来的 1500户2100人,削减至最终的70户96人。
随后,检察人员利用3天的时间,会同“工作组”连续走访了王庄子、山水口、上艾崮等36 个村庄,一一重新核实了扶贫数字。发现各村委重新报送的 96名扶贫对象,全部符合有关规定。
托实底,对贫困户精准统计
沂水县检察院则依托信息技术,在派驻许家湖检察室建立扶贫资金项目信息监管平台,做到了“四个清”,即政策清、底子清、流程清、人员清,以精准监督。该平台分为六大功能模块:上级文件及领导讲话、扶贫工作流程、扶贫人员及职责、扶贫村户基本信息、扶贫资金发放和活动资料。
目前该平台包含辖区内 11 个贫困村,13458 户、20372 人的详细信息。通过平台,理清了扶贫政策依据、资金名称、补贴标准,拖清了辖区内贫困人口数量、区域分布、扶贫项目清单和扶贫资金安排等基础数据的底子,实时掌握扶贫开发基本情况。
兰陵县检察院派驻尚岩检察室辖区鲁城镇、下村乡等地贫困情况尤为突出。尚岩镇杨套、马套、杜庄,等众多贫困村,都被列入山东省“十二五”规划重点贫困乡镇、贫困村行列。
对此,派驻尚岩检察室与辖区党委统一步调,分组、分阶段做好困难群众基数“家底”摸排工作,核实困难群众家庭生活情况、困难原因、困难急需程度上下足功夫,以村为单位,进行综合统计,使真正的贫困人口得到帮扶。
早预防,对“谁扶贫”精准预防
扶贫政策、扶贫资金最终要靠乡镇、农村干部、扶贫干部来落实。派驻检察室坚持预防先行,警钟早鸣,积极开展职务犯罪预防。
临沂市罗庄区检察院的派驻检察室对于扶贫开发领域预防职务犯罪的重点人群、重点环节、重点岗位和重要事项,将共同开展前瞻性、针对性的调查研究,制定从源头上预防扶贫开发领域职务犯罪的措施和对策,逐步建立预警监测机制。派驻检察室建立健全违纪违法案件移送机制,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检察机关处理。
“尽管检察机关在本次贫困人口摸底排查中,没有发现职务犯罪线索,但检察官的集中训诫‘逼迫\’真实数据‘浮出水面\’,这为我们摸清贫困户底数、打好扶贫‘攻坚战\’节省了调研核实时间,夯实了干部廉政基础。”3月16日,在临沂市兰山区检察院召开的“扶贫领域廉政教育座谈会”上,该区半程镇党委书记王翠宝感慨地说,检察机关的全程跟踪精准预防工作,让贫困数字“ 降至”实际水平。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全市的派驻检察室召开座谈会41次,开展警示教育52场次,受教育人数2100 余人,发现廉政风险点40余个,帮助建立完善规章制度32项。 王洪松
三
建
项
设
新闻推荐
近日,沂水县人民法院先后设立“服务***巡回法庭”和“旅游巡回法庭”,为维护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开辟了新的途径。该院从相关部门抽调了8名审判员,负责审理***工...
沂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沂水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