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新闻 蒙阴新闻 莒南新闻 平邑新闻 费县新闻 兰陵新闻 沂水新闻 郯城新闻 沂南新闻 临沭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临沂市 > 沂水新闻 > 正文

村里有个麻绳文化博物馆

来源:莱芜日报 2015-05-30 15:09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武希刚

麻绳曾经是人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工具。伴随着尼龙绳的问世,打绳人和打绳手艺濒临消逝。为留住麻绳、传承记忆,杨庄镇高家店村建起了“高家店麻绳文化博物馆”———

各种规格的麻绳整齐摆放在一起,匹车子(纺车)等原始纺织工具一应俱全……这是5月20日,记者在杨庄镇高家店村“高家店麻绳文化博物馆”见到的一幕。“这些传承了数百年的‘打\’绳工具和麻绳,不但能给后人留下回忆,而且能展现乡土文明。”杨庄镇文化站站长、“高家店麻绳文化博物馆”创办人高淑伟告诉记者,占地450平方米的博物馆是在自家宅子基础上建设的,其中搜集整理了高家店麻绳的许多制作工具。

杨庄镇高家店村曾经是远近闻名的“打”绳专业村。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高家店村的麻绳生意越做越红火,高家店绳索被广泛地应用在农业、交通运输、建筑等方面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纺织绳芯走在前,大梃固定须当先,大爬摆放在何处?麻绳长度说了算……”一段在当地老百姓间口口相传的顺口溜将高家店村精湛独特的麻绳制作工艺渲染得淋漓尽致。“从最初生产农用绳,到后来逐步发展到以生产架子绳为主,产品发展到30多个规格。悠久的生产历史和独具魅力的地域文化,打造了高家店麻绳这一品牌,从而使高家店麻绳制作技艺一直传承至今。”高淑伟告诉记者。

今年已近60岁的村民高圣是高家店麻绳技艺传承人,“打”了大半辈子麻绳的他对这项技艺有着特殊的亲近感。“家家有纺车,人人会打绳。以前家家户户都种植大麻、红麻,自己‘打\’绳,一斤能赚两三毛钱,维持一家人生活不成问题。”高圣说。他告诉记者,那时候“打”绳用的是木制的“打绳机”,完全靠手工操作。“我22岁就嫁到高家店,靠着麻绳盖起了房子,供了两个大学生。”村民陈玉英告诉记者。

小小麻绳让高家店村民们尝到了甜头,为村民铺就了致富的道路。但再长的绳子也有“打”完的时候。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尼龙绳逐渐取代麻绳;另一方面,麻绳的生产原料不足,再加上村里的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不愿在家“打”绳 “受累”,麻绳制作技艺后继乏人,麻绳市场逐渐走向低谷,曾经的“打”绳专业村风光不再。

高圣告诉记者,现在,高家店村仅剩下10来户村民还在坚持手工麻绳制造,打绳的老手艺渐行渐远。“现在一天一个人最多能挣40多块钱,不如出去打工。”高圣说。

针对这一现状,杨庄镇文化站在高家店村组建了“高家店麻绳文化博物馆”,搜集、整理、陈列、展示关于麻绳的实物标本及原始纺织工具,供村民参观学习。“我们成立高家店麻绳文化博物馆,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加入到这项技艺传承保护的活动中来。同时,我们还成立了高家店麻绳制作技艺保护协会和麻绳制作技艺传习所,培训年轻人,真正使手工技艺传承下去。”高淑伟说。 

新闻推荐

莱城区供销联社———打造服务“三农”新平台

□特约记者 徐永伟 通讯员 谢学森“平时买点东西就到这边来,这里东西很全,价格也不高,很实惠。”近日正在羊里恒润超市中心店购物的刘大姐对记者说。在超市内,记者看到超市内各类商品琳琅满目,前...

沂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沂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村里有个麻绳文化博物馆)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