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渠无水,村民着了急
本报1600000热线消息(记者 敏静)3月27日,牡丹区高庄镇吴庄村村民致电本报新闻热线反映,现在正值小麦灌溉期,可是地头的沟渠里一直没有水,无法进行灌溉,希望相关部门予以关注。
水渠无水,村民提水浇地
3月27日,记者赶到牡丹区高庄镇吴庄村了解情况。
村民吴先生介绍,虽然吴庄村距离黄河并不远,但用水一直不方便。5年前,上级部门拨付资金,在吴庄和附近几个村庄修建了灌溉水渠,群众非常开心。可近几年,他们发现这些沟渠很少来水。
“前几天,我用水桶提水浇地,浇了好几天,别提多累了。”吴先生说。
为了浇地,个别村民自发打了机井,可由于电力设备不完善,再加上在家务农的多是中老年人,财力体力都跟不上,有些村民只好放弃了种地。“一季麦子要浇4次水,两个孩子都不在家,我又拉不动管子,只能承包给别人了。”村民姜女士无奈地说。
高庄镇:没有闸门,无法提高水位
紧邻黄河,又有较为完善的水利系统,附近村民为何浇地如此困难呢?
据牡丹区高庄镇宣传委员王冠军介绍,该水渠是牡丹区水利局引黄管理处的小农水引黄工程,按国家设计要求,黄河沿岸应该建设一个退水和浇地一管二的系统,应该有进有排,由于从大河到分支渠里面没有闸门,无法提升水位,所以水位一直升不到浇地的渠里面去。
水利部门:水位降低,无法满足自流
当年这项工程到底是如何设计的呢?为什么一直用水不畅?随后,牡丹晚报记者又联系了牡丹区水利局引黄管理处工作人员。
“当时设计的是按自流设计的,原来引水量比较大,水位高,现在引水能力大大降低,水量少,水位低,无法满足自流。”他说,因为黄河调水调沙,原来河底比较高,这几年通过调水调沙之后,黄河的河底下降了近两米,所以无法达到自流效果。
对此,高庄镇政府表示,为了解决吴庄及周边村庄浇地难的问题,将积极协调水利部门和上游村庄,抬高引水渠的水位,确保村民灌溉用水。 
新闻推荐
本报讯 (通讯员 邹爱武李 坤)5月28日,牡丹区领导张红、王海林、申瑞萍、杨明欣、张团昌等先后来到李村镇、高庄镇、吴店镇和西城办事处的中心幼儿园,为孩子们送上节日礼物,并与他们一起分享节日的快乐...
沂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沂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