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大众报沂水讯(通讯员田宝宗李蒙生)2014年12月25日下午,位于大山深处的沂水县泉庄镇元宝山村,“李小五家”农家乐主人李金华正在家中通过网络察看客人预定情况。“以前用的是拨号上网,网速太慢,游客意见很大。2013年夏天,通上了‘光网\’,不仅游客数量翻了一番,孩子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学习。”
改变,是从2013年5月开始的,沂水县分农村和城区两个批次实施了“光网”建设。2013年11月30日24时,县联通公司中心机房中“铜网”交换机设备拉闸停电,标志着沂水县城城区及全县1040个行政村全部实现光缆入村入户,在全国率先建成“全光网络县”,沂水成为全国光网“第一县”。
李金华是泉庄镇尹家峪村村民,在该镇元宝山乡村旅游度假村经营一家农家乐。“没有顺畅的网络,游客难免有些意见。”李金华经营农家乐有3年了,虽说每间客房都安装了电脑,但由于网速慢,电脑成了摆设,这一切在2014年7月有了变化。
2013年7月份,村里实现了“光纤入户、铜缆拆除”,网速提升到10M,比电话线上网提升了5倍,李金华和村里的其他农家乐成了最大的受益者。“李金华在电脑旁给笔者翻看他2014年的网上订单,他经营的农家乐接待游客近800人,其中有300余人是通过网络下的订单。
联通沂水分公司总经理傅建方介绍:“从以前的‘铜网\’到现在的‘光网\’,可以用这样一个比喻进行说明:以前的传输网络好比是乡村公路,而现在的光纤好比是高速公路,可以让更多类型、更多数量的车畅行。”
在沂水县公安局城区派出所监控中心,辖区内近百个高清摄像头的图像可以实时传输到这里。派出所副所长纪荣伟说:“依托‘光网\’,沂水县将各村庄、街道的视频监控与当地派出所监控平台相连接,实现了对治安状况的实时巡查。”
“光网”凭借自身可以承载更大数据量的优势,有效地提升了行业信息化水平。在沂水县实验中学五年级二班,英语教师刘金妮轻点鼠标,黑板中间的电子显示屏幕上就出现了“班班通”平台的界面。“以前,受网络的限制,学校只能建设‘校内网\’。‘光网\’建成后,沂水县作为全省两个‘班班通\’教育资源平台试点县之一,在2000个班级开通‘班班通\’,不仅实现了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而且通过建设学校、班级、老师、学生、家长五个空间,实现了师生之间、家校之间的互动。”沂水县教体局副局长冯彦说。
如今,借力“光网”,沂水县正在开发和应用高度集成和实时传输的信息化产品,让群众在数字世界畅享智慧生活。
新闻推荐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微信、微博、QQ已成为人们最常用的网络社交工具,南沙河镇计生办为更好地服务育龄群众,不断创新宣传载体,通过建立网站、QQ群、微信平台等新媒体,将计生政策资讯、...
沂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沂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