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亓兵
7月4日,天空淅沥下着小雨。在杨庄镇司家岭村,水利施工人员正冒雨在泥泞的农田里挖沟铺设管道。村文书苏全明说:“大伙加班加点赶工期,为的是在7月底之前将所有农田水利管道铺完,尽量不耽误群众生产。”据了解,目前该村已完成整个工程量的95%,用不了几天2000多亩常年干旱的农田将变成水浇田。
水是农业的命脉。由于司家岭地处长埠岭,小农水工程实施前已经有很多农田出现撂荒现象。能把农水直接引到田间地头,一直是全村百姓日思夜盼的一件心头大事。“今年生姜的行情这么好,可就是因为村里没有水,村民们已经十几年不种了。如果遇上大旱,连麦子都没有收成。”苏全明说。
村里有几口井,但是水量太小,浇一亩蒜地要抽水4个小时,每小时电费是25元,合计下来,灌溉一次要花100元。村里的老百姓感叹,种地入不敷出,还不如外出打工赚钱。村里没水,但村南牟汶河里有水,可由于种种条件限制,村民们只能眼巴巴看着汶水悄然西流、麦地缺水欠收。对此,村干部前几年也找过水利专家,但调水工程需要上百万元的投入,这对一个小村庄来说算是天文数字。
今年,莱城区把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完善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作为为民所办十件实事之一,重点对杨庄、苗山两个片区实施了小型农田水利项目。苏全明高兴地说:“年初,区水利局到村里调研后,调水工程立马实施,仅几个月的时间全村就铺设了13000多米管道,每50米一个出水口,管道成排,就连山岭上也通上了水,以后我们不但能种玉米、麦子,而且也能种姜蒜了。”“下一步,司家岭周边5个村,统一使用牟汶河水灌溉,平均一亩地费用在30元左右,将为老百姓彻底解决水浇地问题。”杨庄镇水利站张站长介绍。
上半年,莱城区共改善扩大灌溉面积2.67万亩,铺设低压管道186.3公里,年新增供水能力296.4万方。目前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2830万元。
200元封顶看大病成惠民新制度
7月5日,方下镇蔺家楼村的李大爷,因为痔疮住进了镇卫生院。之前, (下转3版)
新闻推荐
截至8月底,莱城区“200元包住院”5个试点镇已有2126名参合农民享受到了这一惠民政策,近日,记者走进试点镇卫生院,听到群众赞声一片———“这个政策忒好咧!”□特约记者 徐永伟 通讯员 亓飞“有了这个...
沂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沂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