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新闻 蒙阴新闻 莒南新闻 平邑新闻 费县新闻 兰陵新闻 沂水新闻 郯城新闻 沂南新闻 临沭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临沂市 > 沂水新闻 > 正文

多少人的故乡都在“沦陷”

来源:济南时报 2012-01-30 16:05   https://www.yybnet.net/

故乡,已非儿时模样(图为沂水县泉庄山村)。

农历岁末,倦鸟归巢。

他们,一头连着乡村,一头连着城市。

一年有350多天在城里度过,挥洒汗水之际,在自己眼前晃动的是车水马龙、霓虹闪烁、脚步匆匆;而在农历岁末年初的十几天里,30多亿人次,奔波在城乡之间的路上――― 相当于半个地球,抑或是8个欧洲在“迁徙”。

城乡二元化分割、经济巨大差异,文化、医疗、教育等资源的不平等分布……使得年轻人纷纷奔向城市。当下的中国,城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一个庞大的群体成为人在城市、根在乡村的“半城市化人”。

期待回家团圆的兴奋,目睹故乡日益萧条的忧伤;城乡文化的交汇融合,生活习惯的交错碰撞;希冀、焦灼、苦痛、欢欣……

这一切的情感,春节,为我们切开了一个当下中国的横断面。

春节回家,记忆中的故乡不再

人口渐稀,不见儿时学校

“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地响,从缝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近乡情怯。然而,在客车驶入郭翔故乡的范围时,他的心中不时涌现出鲁迅笔下《故乡》中的场景。

在深圳打工的郭翔,已7年没回老家――― 山东沂水县泉庄乡佃坪村过年了。

尽管,今年他所在的这家电子科技公司春节前依然不放假,但他还是和妻儿痛下决心,回家过年。

村落萧条:光表大爷就没了好几个

腊月二十八,除夕前的最后一天。火车倒汽车,国道转省道……“那棵柏树,还在那儿!”一条宽四五米的乡间柏油路,由省道岔出,直通向佃坪村。村里200多户,大都依山而居,郭翔的家在村里算得上大家族。7年前,他从广东一家技校毕业,直接进了科技公司成为一名技术工人,在深圳遇到了现在已是他妻子的湖北女孩,两人的孩子也已3岁多了。

下了汽车,还要走约千米的山间柏油路进村。与此前脑海中想象的回到村口便被乡里乡亲围住问东问西不同,一路上冷冷清清。“三大爷家的房子,好像已经长期没人住了,房门紧闭,院子里满是落叶;二表叔家的房子已废弃,屋顶坍塌了……”进入村里往自家走的过程中,郭翔一共遇到了两个乡亲。“村里年长的老人不断离世,仅这几年,光表大爷就没了好几个;年轻人要么外出打工,要么攒了钱进城买房,村里整壮点的劳动力,越来越少了。”郭翔有些伤感,“儿时过年,村里到处跑着穿新衣服的孩子,左邻右舍相互串门,可现在春节前的山村,寂静得让人有些不适应。”

学校消失:孩子舍近求远去上学

毕竟是春节,在外工作的年轻人,还是回来了一些,这给一年到头寂静的山村多少带来了一抹活力。

山涧的小溪已经结冰,溪水在冰下依然哗哗作响;山坡上的树木没有一片叶子,寒风掠过树枝,嗡嗡作响。除夕这天,郭翔帮着父母弄完年夜饭后,围着村子转了转。

还是有变化。最显著的,无疑是矗立在山头的两座巨大的无线信号发射塔。它们,把这个地处鲁中山区腹地的小山村,与外面光怪陆离的世界连接了起来。郭翔掏出手机上网,3G信号很强,网速与在深圳一样快。

走到村小学时,郭翔发现,整个学校已没了,房舍被一户村民买下,成了私家院落。找到村支书郭宝勋――― 本家大爷询问,郭翔才知道,村里的小学多年前就已撤了。

村支书告诉郭翔,“大部分年轻人都像你一样,在外面闯荡,在外面结婚生子,村里的学龄儿童越来越少了,只好并校。就是苦了孩子,舍近求远去上学。”

故乡不再:日之夕矣,不见羊牛下来

“暖气、室内洗手间……这些在城里人看来再普通不过的硬件设施,在农村难得一见。”在深圳呆久了,回到山村后,郭翔也感觉不适应。

与自然村落的萧条形成鲜明对比,泉庄乡政府驻地周边,各种各样的小楼却在不断增多。郭翔了解到,这些小楼,都是每个村里做生意的“能人”沿街而建的。

那些进城打工者,回到山村后,更是想着办法去改变,把生存环境搞得更舒适。城里房价太高买不起,到镇上盖个房子便成了最经济的选择。“于是,山村越来越‘沦陷\’,城镇化在不断地推进。”

除夕夜里,稀稀拉拉的鞭炮声,让这个小山村有了些年味儿。透过鞭炮炸响的那一刻的火光,郭翔已经隐约看到,整个村落,已不复是一个生态完整、充满活力的系统。“连牛羊的叫声都少了,童年时最常见的‘日之夕矣,羊牛下来\’的景象很难见到了。”

就像作家“十年砍柴”在描写故乡的文章中所写的,“岁月偷走了青春,记忆依旧年轻,离乡路上的那些风景,是永远消逝的耕读文明。”

回去了,才知回不去了

离乡的人,才要归乡;归乡的人,才会发现故乡已非故乡;故乡越难回,乡愁便越深。这不只是因为地理距离的遥远、交通运力的限制,还因为其中错综复杂的情感。

盼归

腊月二十九,是临沭县彭庄集,也是除夕。王倾治盼了一年的儿子要回来了,王倾治一早就起床打扫卫生,老伴提水,他拖地。拖完堂屋,他觉得有些吃力,佝偻的腰直了几下没直起来,他慢慢地移到沙发边坐下,撩起棉袄袖子擦了擦脸上的汗。此时,无论是身体还是内心,他丝毫没有感觉到此时零下10℃的气温。

从8:00忙活到13:00,他和老伴终于打扫完了卫生,同样的活儿,邻居只用了一个小时。王倾治让老伴打点浆糊,他要贴对联,老伴不放心他爬那么高,让他找邻居帮忙。王倾治恼火了,说贴个春联麻烦别人干什么。王倾治找来梯子,自己爬上去,让老伴在下面扶着,在颤巍巍的梯子上抖了十几分钟,最后还是邻居帮忙贴上了。

15:00,王倾治的儿子带着媳妇女儿终于到家了,王倾治立刻忙活起来,炸丸子、蒸鱼、煎蛋、包水饺……

按彭庄习俗,除夕要一家人聚在一起守岁,过24:00后开始放鞭炮,迎接新的一年到来。18:00,虽然天已渐黑,王倾治的儿子却带着妻子女儿走了。王倾治说,孙女太小,家里太冷没有空调,怕孩子感冒。

王倾治说,人怕穷,供儿子读书的十几年,家里穷得叮当响,没少遭白眼、遭嘲笑,尤其是亲戚,个个都躲着他,怕他借钱。儿子现在给他长足了脸,他可以将腰杆挺得直直的,“哪怕我花不着儿子一分钱,儿子给我争了口气,我一辈子就知足了。”

恐归

老家在临沭县彭庄的刘运,是典型的恐归族。

离开家已有5年之久,一开始是叛逆的,咬牙想要逃离父母逃离家乡,在父母的阻挠和自己的坚持下,大学毕业后,选在了离家400公里的城市。

渐渐地,他开始想家,说不出是想什么,但内心却总有一丝淡淡的牵挂。于是增加了与父母通话的频率,增加了给父母寄钱的数目。但是每到春节,可以回家时,内心就开始恐慌。

刘运的工资并不算低,国企每月6000块钱的工资基本可以达到小资,但仅仅是小资而已,小资过后只剩下忧愁,刘运说,除去每个月4000元的房贷,基本能维持生活。但是在村里人看来,他的工资是相当高的,他们村地里一年的庄稼也不过6000元。刘运苦恼的就是,村里人都知道他有钱,父母以他为傲,事实上,他却没有钱。他用指甲拽住羽绒服表面刚冒出一点的羽绒,扯出来一大块羽毛,“羽绒服穿了三年了,掉毛,一直没舍得买新的。”

刘运是腊月二十七回的家,兜里揣着一年的积蓄3000元钱和2000元的年终奖。刘运说,村里人都知道他有好工作,有钱,他回家必须场面。花了1000元买了各种礼盒,大包小包提回家,给了父母2000元钱,七大姑八大姨家的侄子侄女压岁钱一人一百送出去,算下来送了1600元,手里剩下不到400元。这还刚过大年初一。

大年初二开始走亲访友,免不了带礼物,走亲戚总不能推脱,刘运咬咬牙买上礼物去了姑姑家,在姑姑家他喝得大醉,醉了后开始大哭,家人莫名其妙。

刘运说,他就像一只风筝,被高高架在天空,享受这种被人膜拜的感觉,却又害怕随时掉下来摔得粉身碎骨,想挣扎却又被线牢牢拴住。他想彻底逃离线的束缚,内心却又对牵线人牵挂不舍,他就这样落不了地又逃离不了。

新闻推荐

沂水纪王崮大墓即将再发掘游客可参观M2号墓考古全程

沂水春秋墓2012年出土的玉人本报9月5日讯(记者 赵晓林)记者近日获悉,曾经引起过巨大反响的沂水县纪王崮春秋墓葬将于本月中旬再次开始新的考古发掘工作,春秋墓M2号墓将进行全面发掘,与以往...

沂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沂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多少人的故乡都在“沦陷”)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