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筹措建设资金,并有效解决村庄合并后农民的生产、生活、发展等问题,是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各地普遍面临的一大难题。日前,记者带着这一问题到牡丹区高庄镇进行了采访。
在高庄镇耿庄新村建设工地现场,记者看到,工地上塔吊林立,弧光四射,搅拌机的轰鸣声震耳欲聋。33栋住宅楼全部动工,其中16栋基础工程已完成,正在建设主体工程,其余17栋正在实施基础工程。
据高庄镇党委书记张绍斌介绍:耿庄新村是7个自然村合并组成的新村,总人口2518人、800多户,原来7个村居住用地1100余亩,合并后的耿庄新村占地仅158亩,节约土地近千亩。
根据耿庄新村建设改造工程的设计,合并后的新村占地面积158亩,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建设多层楼房33栋,新村内养老院、托儿所、学校、医院、银行、广场、办公楼、文体活动中心、物业管理用房、车库、超市等相关设施一应俱全。远景规划方案拟建设集生态旅游、养殖、种植、加工于一体,林业、牧业、蔬菜多方面发展的新型生态社区。
33栋楼房,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这么大的工程,建设资金哪里来?
张绍斌的话解开了记者的疑惑:“资金缺乏确实是困扰新村建设的症结,但是,我们通过内引外联,走多元化投入、多方筹集资金的路子,来解决资金的难题。镇里把群众投入、集体积累、社会闲散资金及部分政策资金吸引到新村建设上来。目前,承建方菏泽市保佳新农村有限公司已注入资金1300万元,镇里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拿出启动资金100万元,群众每户投入1万元,同时,我们正积极与信用联社协调,为每户群众争取小额贷款,全力缓解新村建设的压力和难度。同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争取上级政策,最大限度地争取上级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支持,进而全力推动耿庄新村建设进程。”
每户均价在7万多元,800多户农民,他们买得起吗?
在工地上打工的村民说:“一次交清钱的,只交4.5万元,分期交钱的,交5.5万元,其余的钱镇里补。”
镇干部补充说:“合并村庄,腾出了近千亩土地,国家每亩土地补助5.5万元,其余的房款从这项资金里出。”
农民住进楼房,一家一院落的环境改变了。可是,农民的粮食、生产工具、杂物存放哪里?饲养问题怎么解决?
张绍斌解释道:“在建设新村前,我们走家入户,广泛听取党员、干部、村家族长、村明白人等各类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最后,根据群众的生产生活习惯,我们在新村的附近规划设计了多个非住宅小区。有饲养小区,大型养殖户和散养都进小区;在里面给散养户建一个养殖院,给每户排上号码,统一管理。有贮存小区,专门贮存粮食。建设农机广场,成立农机合作社,对农机等生产工具集中存放、维修、管理。现在镇里有个奶牛场,农民的秸秆全部收购,加工饲料,牛粪和养殖区的垃圾、生活垃圾都进沼气池,在新村内建设生态环保的生活生产链条,解决农民的环境卫生问题。”
随着生产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富余的劳动力干什么?
张绍斌说:“新村建成后,土地可以集约经营,农民可以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参与分红,还可以吸收一部分农民参与土地的经营管理。部分青壮年劳力可以摆脱土地的束缚,放心地外出打工。另外,我们将成立两个公司、6个农民合作社,即新农村开发建设置业有限公司、农副产品加工公司,养牛、养羊、养猪、养鸭、蔬菜、林果农民专业合作社,解决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我们的目标是把新农村建成集生态旅游、养殖、种植、加工为一体,林业、木业、蔬菜等多业并举的新型生态社区。”
用加法实现村庄合并,整合土地资源;用减法建设新村,缓解资金难题;用乘法实现集约经营,扩大农民收益;通过合并同类项实现居住、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高庄镇力求走出一条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
记者李玮周东伦
新闻推荐
“小门牌”筑牢农村党建大根基 高庄镇为农村党员挂门牌开辟“双联双创”活动新渠道
...
沂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沂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