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沂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中,有很多市民关注的规划信息,例如城市规划区、城市人口规模、教育医疗及交通,公共设施服务等方面,以下是记者给市民梳理了部分规划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行政区域面积将达17201.7平方公里
临沂市行政区域面积,包括兰山区、罗庄区、河东区、郯城县、兰陵县、沂水县、沂南县、平邑县、费县、蒙阴县、莒南县和临沭县,面积17201.7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包括兰山区、罗庄区、河东区的全部。规划区面积2106.89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北至北外环、西至京沪高速公路、东至联邦路、南至南外环,面积543.3平方公里。
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为260万人
《规划》在人口规模方面规划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为260万人。用地规模:规划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287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110平方米。城市开发边界:规划确定中心城区开发边界范围北至北外环、西至京沪高速公路、东至联邦路、南至南外环,面积543.3平方公里。各县城、外围独立组团、各乡镇开发边界按照上位规划要求,在各自总体规划中划定。
铁路、公路和民航相互衔接的综合性交通运输枢纽
将临沂市建设成为鲁南苏北地区重要的铁路、公路和民航相互衔接的综合性交通运输枢纽,形成以兖石、胶新铁路为主体的铁路路网;以高速公路主骨架,以国道、省道和重要县乡道为网络的公路网。
以沂河为轴构建“一河五片”
在城市用地发展方向上,以旧城区为依托,沿河发展,北上东进。兰山区沿国道向西和西北方向发展,并重点向北发展北城片区;罗庄区向西和向北发展;河东区沿河向北、向南发展;重点发展经济技术开发区。
在城市空间和功能布局结构上,以沂河为轴构建“一河五片”组团式空间布局结构。中心城区由5个功能片区组成,包括兰山片区、罗庄片区(含高新区)、河东片区、北城片区、经济技术开发区。
在居住用地布局规划上,期末城市居住用地 9708公顷,占城市总建设用地33.8%,人均37.2平方米。
将加强古城格局的保护,
恢复护城河河道。对古城城池
的位置进行标识,通过种植树
木加以展示。控制古城及周边地区的建筑高度,协调重要景观界面,创造该地区整体风貌特色。
发展公共交通缓解交通拥堵
交通发展目标为建设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和动态满足交通需求的,以公共交通为主导、各种交通方式相协调的高标准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支持和引导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和发展,保障临沂建成现代工贸城市和区域性现代物流枢纽。到2020年,交通结构趋于合理,出行的选择性增强,出行效率提高,交通拥堵状况得到缓解和改善,交通发展步入良性循环。
步行与自行车交通方面,提倡步行
及自行车交通方式,实行步
行者优先,为包括交通弱
势群体在内的所有
步行者及自行车
使用者创造安全、
便捷和舒适的交
通环境。其他主要
涉及轨道交通、常
规公交、道路交通、
停车设施、城市交
通枢纽等方面。
突出临沂“商城、水城、历史文化名城”特色
整体城市风貌特色突出临沂“商城、水
城、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和组团式城市布局
特色,完善开敞空间系统,并与城北、城西的山
系相呼应,联通景观轴线和路径,将体现时代
景观特色的城市行政文化中心区、滨水景观核
心区、古城与文物古迹集中区、罗庄区和北城片区的
生态景观恢复区串接起来,与水系自然格局、“一河五片”
的城市结构共同组成城市景观序列。
景观轴线和路径以沂河——— 城市行政、文化中心——— 茶山为城市景观主轴线。展现水城特色,构建由主轴、次轴、支轴组成的多级滨河景观轴线。滨河景观轴线应保留滨河绿化带,保持滨河空间的公共性、连续性和可达性。其中沂河、祊河、柳青河、涑河交汇处作为临沂水景核心区加以控制。
规划多条景观路径,有机组织各类公共活动和空间节点。景观路径应注意两侧建筑风格的塑造,加强城市设计指引和沿街立面整治。其中双岭路—滨河路为城市“迎宾大道”,集中展现临沂商城、水城、历史文化名城的景观。
规划教育科研用地1036.53公顷
公共服务中心体系为城市公共服务中心设置分为市级、区级和居住区级三级。
在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布局方面规划行政办公用地120.66公顷,规划文化娱乐用地189.41公顷,规划体育用地94.09公顷,规划医疗卫生用地166.03公顷,规划教育科研用地1036.53公顷,规划商业金融用地4350.6公顷。
绿地系统规方面将划绿地面积2997.56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0.46%人均绿地面积11平方米以上,人均公共绿地8平方米以上,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城市绿线严格按照《城市绿线管理办法》管理。
旧城改造将适度控制
旧城范围包括:旧城范围界定为涑河以南、通达路以东、沂河以西、金雀山路以北。
旧城更新与棚户区改造遵循《临沂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要求,结合环境综合整治,加强临沂旧城内的棚户区、旧市场和城中村改造。旧城改造应适度控制开发容量和容积率,鼓励将开发量转移到城市新区。控制和优先安排中小型开敞空间、公共设施和市政交通设施用地,展现临沂文化底蕴。打通断头路,增加支路密度,疏导交通。
新闻推荐
本报5月10日讯 (记者徐文敏)“我之前结对帮助的的孩子今年就高考了,她现在长大了,我想再帮助一个。”10日上午,市民杨先生打来电话。杨先生告诉记者,10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自己知道了“千名孤儿救...
沂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沂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