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新闻 蒙阴新闻 莒南新闻 平邑新闻 费县新闻 兰陵新闻 沂水新闻 郯城新闻 沂南新闻 临沭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临沂市 > 沂南新闻 > 正文

鞭炮“禁”还是“放”引热议

来源:鲁南商报 2016-02-24 18:34   https://www.yybnet.net/

作为中国特产,爆竹起源很早,放爆竹这个习俗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古人用鞭炮声辞旧迎新,驱魔避邪,预示着家宅兴旺和安宁。而现在,在住宅区和大马路上放鞭炮,不仅存在着安全隐患,而且会加剧雾霾污染。对于鞭炮“禁”还是“放”,各地声音也是层出不穷。对此,23日,记者在临沂做了调查。

支持民俗方——— 祖传老规矩,放鞭才有年味

一到元宵节,家住沂南县张庄镇的老陈可要比过年那晚还要忙活。根据习俗,元宵节当晚,他不仅要到各处宅子点灯烧香,还要到祖坟燃放烟花爆竹,这可是祖上传下来的规矩,既增添年味和喜庆,也带来祝福与祈愿。

在老陈生活的村庄,每个元宵节,家家户户都是忙里忙外的,有时要到第二天凌晨才能结束。对于如此劳民伤财的节日,老陈和村里的人都在年复一年地重复着,没有人对此提出过异议。“这是祖辈都要干的事情,怎么可能改变呢?”老陈这样做了解释。

而谈起城里人为了节约低碳、绿色环保而很少燃放烟花爆竹,老陈却认为,对燃放烟花爆竹这一问题不能搞“一刀切”,而要慢慢引导。“这样的旧习俗,不是说改就能改的,这需要一个过程,更需要时间。”老陈说,可以先从提升烟花爆竹的科学技术水平上把关,进一步降低其危险程度,减少烟花爆竹的有毒有害气体排放,再向新型设备过度,让不点“火”也能点鞭炮、放烟花成为常态。

支持“禁放”方——— 看电视得把音量调最大

22日晚,家住临沂北城新区柳青苑社区的李女士觉得很煎熬。从18时左右,窗外的烟花爆竹声就没有消停过。“在家看元宵晚会,不得不把音量调到最大。”李女士说,自家的宝宝每晚都是9点左右睡觉,可这一晚竟然一直折腾到快11点才睡。“每次快睡着的时候,外面就有放烟花的,小孩子一听到就很兴奋,非要爬起来看。”李女士说,从宝宝上床准备睡觉,她前后抱起孩子看了五六次烟花。“感觉比过年那一天放得还频繁,尤其是烟花。”

谈起元宵节,李女士说,在微信圈里,几天前大家就在转发元宵节不放烟花,不放孔明灯的消息,“还得先从自己做起,做到适量、有节制,最好能控制住不燃放烟花爆竹。”李女士认为,烟花爆竹的“禁”与“放”,更多地考验着政府的执政智慧与能力。“应加快升级鞭炮环保标准,推动生产者改进工艺,提升鞭炮环保系数,最大程度地减少燃放鞭炮对环境的污染。”李女士认为,政府要大力推广新技术,逐步淘汰严重污染的传统型鞭炮。多开发一些电子鞭炮等新兴鞭炮,通过技术手段实现鞭炮燃放的安全而无污染。

从叩首作揖到微信拜年,民俗并非一成不变

当传统习俗遭遇环境污染等问题,烟花爆竹的“禁”与“放”成为一个两难问题。而每年除夕和元宵节,城市的空气质量指数都会是重度以上污染,虽说很多人认为,没有烟花爆竹,哪里还有年味?这也让传统和现实发生着激烈的碰撞。

对此,临沂大学商学院朱建成教授认为,放鞭炮不仅污染空气环境、产生巨大噪音,还可能导致火灾、意外伤害。然而,从驱赶“年”兽开始,过年放鞭炮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千年文化之根,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但朱建成指出,民俗并非一成不变,即便是拜年,也从古老的叩首作揖,演变到今天的短信拜年,再到微博、微信拜年。同样的,放鞭炮的形式也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科技的进步,无烟烟花和冷焰火已渐成为“新生军”,在大大降低污染的同时一样营造出节日喜庆的气氛。

本报记者 王晓 

新闻推荐

“富民农户贷”“富民生产贷”

沂南县在扶贫小额信贷工作中,创造性地实行了“富民农户贷”和“富民生产贷”两种方式,拓宽贫困农户信贷渠道。“富民农户贷”,主要是针对有能力、有一定生产基础的贫困群众,通过贷款支持让他们通过创...

沂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沂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一个都不能少2016-02-26 18:34
猜你喜欢:
评论:(鞭炮“禁”还是“放”引热议)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