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还是一个襁褓里的婴儿时,妈妈离家出走,一去不回,爸爸和年迈的奶奶把他养大。10多年过去了,56岁的爸爸两鬓白发,83岁的奶奶双目失明,小小男子汉自立自强,担起了照顾家人的责任。
一扇破旧的大门,轻轻一推,开了。2015年12月30日,由记者、“爱心1+1”车队魏英波师傅组成的圆梦小分队,来到沂南县依汶镇西贯头村赵明阳的家里。
三间老旧的石头房,房内光线灰暗,甚至一股刺鼻的柴火味,家具、家什上落满了灰尘、灰烬。房子用草苫子、布帘隔成一间间,最西边一间是赵明阳和爸爸的房间,爷俩就住在一张堆满旧被子、旧衣服的床上。
环顾一周,发现家里没人。仔细寻找一番,才在院子里一个破旧的房间里听到了一位老人的呻吟声。这个声音藏在两床破烂不堪的被子下,这就是赵明阳83岁的奶奶。三年前,由于患有白内障和青光眼,无钱医治,赵明阳的奶奶双目失明,从此生活不能自理。白天,赵明阳要去上学,爸爸要去地里干活,奶奶只能躺在地上,一躺就是一整天。
由于学校和家有一段距离,午饭,赵明阳都是在学校里解决。“一个馒头、一包榨菜,正好一块钱。”这就是赵明阳的午饭。晚上回家后,他惦记着家里的奶奶,还有在地里忙了一天的爸爸,匆匆忙忙地赶回家,给他们做饭。
做饭,对赵明阳来说并不难,从8岁起他就会做饭了。下面条、炒白菜……赵明阳说,熟了就能吃。“入冬以来,爸爸攒钱买了这个炉子。”赵明阳指着屋里的炉子说。可是,不舍得烧煤,赵明阳只能烧自家的玉米秸秆。为了节省燃料,炉子也只有在饭点才能开火。
屋里生火做饭,常常被柴火味呛到。赵明阳的老师和同学们都知道,赵明阳的身上有一股柴火味,但同学们都不嫌弃他。因为大家知道,他为家人做饭,值得称赞。
给奶奶做饭,他身上常年一股柴火味儿
元旦小长假关爱不停歇
孩子们的心愿继续等您来认领
本报1月3日讯 (记者 徐文敏)2016年的钟声已经敲响,当大家还沉浸在新年的气氛中时,有那么一些人正奔波在为孩子们新年圆梦的路上。三天元旦假期,不少爱心市民和企业得到孩子信息后自行到孩子家里圆梦。“请问有没有家在费县上小学的小女孩需要圆梦?”1月1日一早,市区一位姓彭的先生就打来电话询问。原来彭先生自己家有个上小学的女儿,元旦放了三天假,彭先生打算和女儿一起在假期到需要圆梦的孩子家里走访并且圆梦。
其实,选择在元旦假期到孩子家中圆梦的市民和企业还有很多。尽管休息日,关爱并没有停歇,爱心市民和企业还是奔波在圆梦的路上。本该享受幸福的孩子们正在逆境中顽强成长,他们的心愿牵动每个人的心。
如果您家里整好有一套可以帮助贫困孩子圆梦的童话书,或者您有意要认领一个孩子的心愿,您可以通过以下4种方式:
1.通过咨询获取孩子的信息,自行到孩子家中圆梦。我们的电话是:8966150、8966179。
2.将孩子心愿里所需要的物品直接送到新闻大厦1909室,由我们代为转交。
3.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帮助孩子圆梦。开户行:中国银行;户名:徐文敏;账号:6217 5860 00004794703。
4.扫描二维码(如图),通过支付宝付款至记者徐文敏,并备注帮助哪个孩子圆梦,由记者转交爱心款。
爸爸的辛苦,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由于家境贫寒,赵明阳的爸爸年轻时在外地打工,期间认识了一个姑娘。后来两人回到沂南结婚生子。儿子出生时,赵成功已经43岁。妻子在孩子未满一岁时离家出走。
如今赵明阳13岁,爸爸已经56岁了。两鬓的头发早已花白。特别是三年前,爸爸不幸遭遇了车祸,致使腿部行动不便。爸爸不能外出打工,一家三口的生计都压在了自家的农田里。
他们所处的依汶镇是大棚蔬菜的发源地。赵明阳家里也种了一个小小的温室棚,爸爸把所有心思都放在了温室棚上。爸爸早出晚归,甚至来不及吃早饭就要去地里忙,又或者晚上回来时已是夜幕降临。
爸爸的辛苦,赵明阳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一有时间,他就跑到地里帮忙。接苗、嫁接、撒化肥……13岁的他堪称业务小能手。曾经一度,他萌发了辍学留在家里帮爸爸干活的念头,被爸爸严厉呵斥制止了。“我想帮爸爸分担。”如今天气越来越冷,赵明阳看着爸爸经常不吃饭就出去干活,或者等爸爸晚上回家吃饭的时候,饭就凉了。他萌生了一个小小的新年心愿——— 他想要一个电压力锅。“我要学会怎么使用,以后放学回家做饭我就可以边做饭边写作业了。”赵明阳对圆梦小分队带去的电压力锅充满了期待。最重要的是,赵明阳说,电压力锅能保温,这样,爸爸晚上回家就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了。
“我没有烦恼,最大的难题是生火做饭”
对于生活,13岁小男子汉的言语中充满了乐观。“我没有烦恼,现在对我来说,最大的难题可能就是生火。运气好的时候不到十分钟就能生好,运气不好的时候要将近一个小时。”赵明阳说。
前几天,他家的柴火放在院子里受了潮。赵明阳从晚上 6点半生火,不知道点了多少次火,一直到7点半才生好。“不过好心人送来了我想要的电压力锅,以后我就轻松多了。”他笑眯眯地说道。“其实我挺幸福的。”当老师问到赵明阳的新年愿望时,他的脸上写满了倔强和真诚,他认真地回答老师。“在你心里,什么是幸福?”小男子汉抿着嘴不说话了,他认真地思考。当有人提起妈妈这两个字时,他的软肋被击中,瞬间掉下了眼泪。
记忆中,从未感受到妈妈温暖的怀抱,只是在照片中见过妈妈的样子。赵明阳说,当他小的时候想妈妈时,他会吵着爸爸去找妈妈。后来,他不再纠缠这件事情了。因为他知道,每当他闹腾一番,自己心里难过,爸爸心里更难过。
他懂事地说,“日子还是要这样过下去,没有妈妈,我还有爸爸和奶奶。我们是一家人,我要照顾好他们,我挺幸福。”
21号心愿 董慧雨 女10岁 临港区
三岁时妈妈因车祸去世,后来父亲在外地成立了新家庭对孩子不管不问。现在随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奶奶身体不好,家庭困难。新年希望给爷爷买双鞋,自己有个保温杯和一副耳罩。
22号心愿 冯志顺 男7岁 临港区
母亲精神失常五年前去世,父亲因肺病治疗多年去世,并欠下数万元外债,现轮流跟着伯伯过日子。新年希望有铠甲勇士的玩具、魔方和一双滑冰鞋。
23号心愿 燕纪伟 男10岁 平邑县
爸爸二级肢体残疾,妈妈视力四级残疾,哥哥是二级肢体残疾人,O型腿,先天性脊柱炎,不能正常行走。新年希望可以有一台小电视机。
24号心愿 刘春宵 男12岁 平邑县
父亲食道癌花费30多万,现在正在治疗中,母亲出走。孩子爷爷奶奶年龄大,无劳动能力。心愿是家里有一台洗衣机,可以给爷爷、奶奶和爸爸洗衣服。
25号心愿 高金慧 女9岁 罗庄区
父亲因车祸失去劳动能力且有精神分裂症,母亲去世,现在与年迈奶奶一起生活,家庭生活困难。新年希望有一台豆浆机、一个新书包和一身新衣服。
记者 徐文敏 整理
新闻推荐
本报2月23日讯 (记者 吴慧)元宵节当晚,烟花爆竹满天飞,而临沂空气质量从19时开始飙升,个别县区空气质量一度出现爆表,重污染让一些夜班族回家时差点找不到北。22日19点左右,在临沂,烟花爆竹声不绝...
沂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沂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