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死过1次的人,对生命有着不同于常人的感悟。我想追求生命的意义,想在自己下一次闭眼的时候,能无悔于这一生。”这是李先军——— 一个伤残退伍军人的追求与梦想。20年来,见义勇为、扶危济困、尊老爱幼、无私奉献,他始终践行着自己的人生信念。
李先军出生于沂南县。从小,他的志向就是成为一名军人。1993年,18岁的李先军怀揣梦想,成为某炮兵团的一名有线通信兵。在部队里,他苦练军事技术,经过3个月艰苦训练,受到团营嘉奖,被评为优秀士兵。1995年,李先军被保送上军校。然而,一次意外,让他的人生出现转折。
那是一次训练完毕返回营地的路上,李先军看见一辆汽车卡在泥坑里。热心的他就去帮忙推车,结果车身猛地一晃,车上堆得高高的砖块砸到李先军身上。由于救治及时,李先军保住了性命,但砖块击打造成颅骨1处破碎,终生缺失,李先军不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还无法去上军校了。
回到老家,李先军成为沂南县烟草公司一名职工。也许正是这意外后的“第二次生命”,他走上了公益之路,成了同事、朋友们眼中的“公益热心人”。
父亲牺牲,母亲改嫁,一个小女孩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李先军得知后认她为女儿,为她交学费;看到一位60多岁的大娘晕倒,李先军立即开车把老人送到医院,帮老人结清住院费用;缴电费时遇到没带够钱的老大娘,他便帮忙垫付;周末常带着妻儿到敬老院看望老人,陪陪他们……
几十年来,李先军自己购买慰问品走访敬老院、看望困难群众、资助家庭贫困学生 100多人次。国家每年发给他近2万元伤残补助金,合计约有25万元,全都用在了奉献社会上。
本报记者 王逸群
新闻推荐
10月9日晚8时许,沂南县界湖镇金场社区2单元,停放在楼道里的两辆摩托车突然起火,导致朱晓文母子三人严重烧伤。市民在关心伤者情况的同时,也开始注意到楼道停车存在的安全隐患。14日上午,记者走访十几...
沂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沂南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