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子参军、送夫支前,缝军衣、做军鞋、抬担架、推小车……据统计,抗战期间,沂蒙老区15.5万余名妇女先后以不同方式掩护了9.4万余名革命军人和抗日志士,4.2万余名妇女参加了救护八路军伤病员的工作,共救助伤员1.9万余人。
本报7月5日讯 (记者王逸群)战火纷飞的年代,沂蒙大地上有这样一群女性,她们送亲人上前线,用乳汁救护伤员,无私养育革命后代,她们用柔弱的肩膀顶起了革命的半边天,她们就是沂蒙红嫂。4日的市民大讲堂中,“中国追寻红嫂第一人”刘文生、著名“红嫂”王换于的孙女于爱梅为近百名市民讲述红嫂故事。
送子参军、送夫支前,缝军衣、做军鞋、抬担架、推小车……据统计,抗战期间,沂蒙老区15.5万余名妇女先后以不同方式掩护了9.4万余名革命军人和抗日志士,4.2万余名妇女参加了救护八路军伤病员的工作,共救助伤员1.9万余人。“中国追寻红嫂第一人”刘文生、著名“红嫂”王换于的孙女于爱梅以“中国红嫂,和平母亲”为主题,通过讲述红嫂故事,重温光辉岁月,充分再现革命战争年代,沂蒙红嫂用青春、热血和生命,所谱写的一曲曲感天动地的奉献之歌,以及其慷慨无私的崇高情怀,生动体现“爱党爱军、勤劳勇敢、忠诚坚韧、无私奉献”的伟大红嫂精神。
“红嫂是沂蒙特殊的印记,沂蒙红嫂精神向我们展示了无穷的群众力量。大力弘扬沂蒙红嫂精神,必将进一步激发沂蒙人民的无穷智慧,为沂蒙老区未来的发展注入不竭的精神动力。”刘文生老师说。
一方汇聚名家的思想高地,一所没有围墙的社会大学,一道市民共享的文化大餐!市民大讲堂——— 视觉和听觉的共鸣,思想和文化的交响,市民共有的精神家园。作为一项大型公益文化活动,每周一期,免费听讲。本期市民大讲堂由临沂市委宣传部、临沂市社科联、临沂大学、鲁南商报、临沂市图书馆共同主办,秉承“弘扬人文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丰富市民生活,提升城市品位”的宗旨,面向社会免费开放。
“为了养育革命后代,奶奶不让两个儿媳给自已的孩子奶水吃,而是让给那些年龄小,体质差的革命后代,3年间我们家先后有4个孩子因饥饿和照颀不周而夭折。”
——— 于爱梅
“明德英是红嫂的典型代表,她用乳汁抢救伤病员,选择她作为红嫂雕像的原型,当之无愧。创建百米红嫂雕像,并将这座雕像放在红嫂的故乡,这是我的梦想。”
——— 刘文生
“沂蒙母亲”王换于的孙女于爱梅:
让红嫂精神代代传
“蒙山高,沂水长,好红嫂,永难忘”。战争年代,冒着生命危险掩护八路军伤病员,无私创办战时托儿所,养育革命后代,秘密保存党的机密资料……电视连续剧《沂蒙》中于宝珍的原型王换于被誉为“沂蒙母亲”,她的故事感动着几代人。
7月4日,王换于的孙女、百岁红嫂张淑贞的女儿———于爱梅作客本期市民大讲堂,讲述了当年发生在奶奶王换于和母亲张淑贞身上的感人故事,重温沂蒙红嫂的感人事迹,感受沂蒙红嫂的无私奉献。
70多年前,战火纷飞的年代,这对婆媳办起战时托儿所,担起抚育、保护革命后代的责任,收养了20多位烈士遗孤和干部子女。在反扫荡中,她们舍生忘死掩护、救助干部和战士。“为了养育革命后代,奶奶不让两个儿媳给自已的孩子奶水吃,而是让给那些年龄小,体质差的革命后代,3年间我们家先后有4个孩子因饥饿和照颀不周而夭折。”“为了安葬出生于陈若克烈士和她的女儿,奶奶变卖了家中的全部田地。”……一个个故事感人至深,讲座现场,不少市民留下感动的泪水。
如今,已经退休的于爱梅担任起沂蒙红嫂纪念馆义务讲解员,多年来为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和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报告700多场。于爱梅说,今后,她还要继续扩大沂蒙精神的宣传面,让更多人能听到沂蒙红嫂的故事,让沂蒙红嫂精神代代相传。
记者 王逸群
“中国追寻红嫂第一人”刘文生:
创建百米红嫂雕像打造中国和平妇女形象
29年前,怀着对沂蒙红嫂的崇敬之情,刘文生来到沂蒙老区。从此,开始了他漫长的“红嫂寻访之旅”。29年期间,他自费走遍了八百里沂蒙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寻访百余名红嫂,整理二十万字资料,并带领全家抢救性地收集保存了近千幅(件)红嫂的文图资料。2009年,他倾全家三代人的财物,创办沂南县红嫂精神讲展馆。他被称为“中国追寻红嫂第一人”。
如今,为了纪念毛泽东主席接见《红嫂》剧组50周年,向世界人民充分展现中国人民为人类和平做出新的更大贡献的完美形象,增强中国人的骨气、底气和志气,刘文生一家人提出新创意:201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联合国成立70周年之际,在红嫂的家乡——— 临沂市,创建一座“中国红嫂和平母亲”的百米像。“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沂蒙精神也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刘文生认为,基于世界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的和平文化形象,如俄罗斯的“祖国母亲”像、美国“自由女神”像、英国的“提灯女神”像,她们都是人类热爱和平的女性形象。中国也应该响应新时代的号召,拥有称誉世界的“和平妇女”形象。“明德英是红嫂的典型代表,她用乳汁抢救伤病员,选择她作为红嫂雕像的原型,当之无愧。”刘文生说,“创建百米红嫂雕像,并将这座雕像放在红嫂的故乡,这是我的梦想。“
刘文生表示,百米红嫂雕像,不仅是大力宣传中国人民热爱世界和平的最好形象,也是生动进行中华文化、传统美德教育的神圣课堂,更是沂蒙老区红色旅游和文化产业开发的崭新而宏大的工程。
记者 王逸群
新闻推荐
本报7月27日讯(记者 孟君)27日,记者从教育部门获悉,教育部官网已开始公示2015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及试点县(区)遴选名单,临沂共有29所学校拟被认定为特色学校。27日,教育部官网开始公示20...
沂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沂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