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临沂 今日蒙阴 今日莒南 今日平邑 今日费县 今日兰陵 今日沂水 今日郯城 今日沂南 今日临沭
地方网 > 山东 > 临沂市 > 今日郯城 > 正文

35载送“福”路

来源:临沂日报 2021-03-01 10:34   https://www.yybnet.net/

过年贴春联是一项传统民俗,而对郯城县的一群书法爱好者来说,过年义务写春联也成了他们的一项“专属民俗”。50多岁的郯城人对于过年的记忆一定有这样一幕:35年前,在老县城的中心位置,一群书法爱好者挥毫泼墨现场为群众写春联、送福字。而现在的年轻人,对于过年的仪式,更少不了在腊月二十五的郯城大集上求一幅书法家现场创作的春联。

1986年,郯城县成立县书画研究会,时任馆长的张洪亮提议春节期间为群众义务写春联。这个提议得到书法爱好者的响应,这一坚持就是35年。

“当时还没有印刷的春联,过年时老百姓都是自己写一写,所以群众对春联很渴望。”郯城县书法家徐树超回忆当时的情况:“当时参加义务送春联的书画家有15人左右,我们自费购买纸墨,在老城区最繁华的地方支起桌子写春联,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后来,春联有了印刷品,但老百姓对手写春联仍然非常钟爱。在义务写春联的队伍里,六七十岁的书法家仍是中坚力量。王胜春今年已经77岁高龄,40多岁参加这个活动,30多年从来没有间断过。

“春回大地千山秀,福降人间万年春。”“万紫千红歌国泰,五湖四海颂民安。”一幅幅春联表达的是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对国泰民安的祈福。

以前求春联,现在求书法作品,这是多年来书画家们深刻感受到的一个变化。这也从侧面说明,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因为只有物质生活充裕了,才能有更高的精神追求。

郯城书法家高峰说:“义务写春联这么多年来,写的最多的是‘家和万事兴’,一个个和睦的小家庭才能组成一个和谐的大社会。以文化人、以文化心、以文正心,这正是文化的功能。”35年来,从贴在门上的对联,到精心装裱挂在客厅里的书法作品,小小的一张宣纸折射出的是群众文化素养的提升。

如今,义务写春联已成为郯城县文化下乡的一个品牌、一个固定活动,每到年关县里的文化部门都将这个活动作为文化惠民的重头戏。

35年的坚持,换来了老百姓的一片赞扬。近几年,义务写春联的队伍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书法爱好者加入进来。有了这些新鲜力量的加入,郯城县的这条书法“送福”之路将会越走越远。

(杜娟娟 刘国伟)

新闻推荐

郯城县图书馆 市民“充电”好去处

为丰富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春节期间,郯城县图书馆每天正常开放,满足了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使图书馆成为广大市民“读书充...

郯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郯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农田水利建设忙2021-03-01 10:52
评论:(35载送“福”路)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