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临报融媒记者 周宝云 孙云 通讯员 禚艳华 盖云霞)郯城县花园乡是柳琴戏文化的发源地,韩式面塑、舜裔黑陶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里诞生传承。近年来,花园乡通过“133”工作法,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加快乡土艺术人才队伍培育,乡土艺术人才遍地花开。
强化“一个”保障,打好乡土艺术人才培养基础。花园乡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具体,其中乡土艺术人才培养工作主要由乡文化站和中小学负责,各负责人单位加强联系沟通,形成上下联动、协调高效、整体推进的乡土艺术人才培养工作格局,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突出“三项”服务,为乡土艺术人才发展谋出路。助力非遗传承人提档升级。推荐该乡陶瓷传承人田作才参加国家文化部、教育部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陶瓷烧制技艺培训班,并帮助其打造舜裔黑陶展厅;积极鼓励以沂蒙乡土艺术人才李侠带领的花园乡柳琴戏剧团,参加各级汇演和送戏下乡活动,并邀请柳琴戏传承人张金兰手把手进行授课,提高其表演水平。提升非遗文化知名度。花园乡积极对接县文广新局开展郯城县首届“非遗”黑陶制作技艺传习大课堂活动;鼓励韩氏面塑传承人韩红元参加青岛郯城周等大型活动,提高了韩式面塑的知名度;组织小学生参加海峡两岸读《论语》、教《论语》师资研修班等国家级会议展演,中央、省电视台,新华网和齐鲁网等媒体多次予以采访报道。拓宽非遗文化产品市场。对于面塑和黑陶产品,如何扩大销路,让人才看到实实在在的收益是摆在乡土艺术发展方面的一个难题。为此,花园乡开设“新型农民培训班”专题培训会议。通过农村电子商务课程,为他们带来了思路。目前,韩红元和田作才在淘宝和微信上都开辟了自己的推广销售平台,可在线购买,也可以拿图预订,订单接连不断,线上线下相互促进。同时韩红元成立临沂古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设面塑技艺培训班,出版面塑技艺培训视频课程。
狠抓“三个”重点,让乡土艺术人才薪火相传。开展非物质文化进校园活动。花园乡高度重视非遗文化传承的常态化发展,积极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在中小学设立面塑、黑陶、柳琴戏文化培训基地,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更加形象、直观的认识,了解非遗产品的制作工艺,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为充分发挥当地柳琴戏文化资源品牌优势,弘扬和传承柳琴戏艺术文化,先后投资560万元,建设柳琴戏陈列馆、仿古式金兰剧场和柳琴戏文化广场;成立柳琴戏传承保护培训基地和柳琴戏文化研究中心;组建柳琴戏剧团13支,大力开展送戏下乡活动。找准传统与时代的“融合”点。为帮助乡土艺术人才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上走得更远,花园乡紧跟时代,做好“传统+时代”的融合。在创新融合思想引导下,韩红元的面塑作品形象更丰富了,圣诞老人、小黄人、美人鱼、光头强等一个个逼真的卡通形象,都来自当下最时兴的动画片,受到了孩子们的喜欢。乡文化站和李侠合作,结合身边的真人真事改编的柳琴戏《修路风波》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在田作才的黑陶工作室,他的作品已经不单单是满足生活需要的盆盆罐罐,充满艺术气息的茶具、笔筒、花瓶等产品拓宽了用户范围,满足了现代生活需要。
新闻推荐
订单突破500万元 达成多项战略合作意向 临沂文产深圳文博会上吸睛
本报5月21日讯(记者张庆举)5月20日,第十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落下帷幕。本届文博会展出10余万件海内外文...
郯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郯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