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在即,我们几户地里的水稻却高高低低,稻穗也是瘪的。”郯城归昌朱圩子村8家水稻种植户的40多亩水稻遭遇大面积减产,农户们眉头紧锁,怀疑买到了假种。生产销售方称,稻种尚处在试验推广阶段,可对农户减产作补偿;而稻种品种权所属公司则称,这批稻种仿冒了产品包装,是假种。 摄影 记者赵泽军
“秋收在即,别人地里的稻子都微黄渐熟,长势喜人,我们几户地里的水稻却高高低低、参差不齐,就是熟透的,稻穗也是瘪的,手一抖粒子‘哗\’‘哗\’掉,面临大幅减产,关键是我们想核实下生产厂家,电话却不通,怀疑买到了假种子,太闹心了。”14日,家住郯城归昌朱圩子村的朱先生拨打沂蒙晚报热线,反映了自己的遭遇。
◎现场直击
40多亩稻田种了“问题稻种”
当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朱圩子村,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来到了稻田。“购买种子就是为了纯正、高产,你看看,别人地里的稻子都整整齐齐、长势喜人,成熟情况基本一致。我们地里的水稻却高高低低、参差不齐,有的正在灌浆,有的刚抽穗,有的已经熟透,可就这熟透的,稻穗也是干瘪的。”说着,村民朱凤现拿了一把自家田里的稻子给记者看。记者发现,这把稻子的稻壳很瘪,摸一摸会发现,稻穗里面是空的,拿在手上轻飘飘,手一抖粒子“哗”“哗”掉,和旁边田里饱满下坠的稻穗相比,差距非常大。
“我们家的稻子也是这种情况,都是购买的同一商家的,水稻品种也一样,这么多年真是头次遇到这种情况,而且里面杂草丛生,怎么也拔不完。”村民朱凤全告诉记者,他种水稻已有10多年;为了水稻纯正、高产,今年3月,他在高峰头镇一农资店购买了该水稻品种,“当时商家推荐说,该水稻品种早熟、秳矮、高产,价格实惠,而且还能回收,我就买了,一共种了5亩。”谁知在种植后不久,他就发现事情不太对头。
“育苗时,我就发现稻苗有高有矮、叶子有宽有窄,感觉这批稻种不纯,掺入了其它品种。后来询问销售的店家,对方回应说没啥问题,把杂苗剔除掉就行了。”朱凤全告诉记者,后来他从苗床上就开始拔,但每次拔完之后,又不断出现杂稻和杂草,“每下一场雨就得拔一次杂苗,现在稻子快熟了,地里的杂苗还是没有剔除干净,费时费力不说,关键是水稻还高高低低、成熟不一致,先熟透的稻子收割机收不上来,机器一碰都掉到了地里,刚开花的那些赶不上收割,收上来都是空壳,只有成熟期一致的那些稻子才是今年的收成,这样看至少得减产1/3。”
记者了解到,遭遇该种情况的农户共有8家,种植面积有40多亩,分布在以朱圩子村为主的附近几个村庄,他们都是在高峰头镇的一家农资店购买的同一个品牌的稻种。“都是第一年种植该品种,凡是种这个品种的,情况都差不多。”当地村民告诉记者,由于稻田面临严重减产,这让村民们慌了神,于是他们赶紧和种子经销商联系,“反映后,经销商也来看过,但回去后却没了信。后来不放心,我们拨打了种子包装袋上刊印的厂家电话,却发现是个空号。”
随后,记者从涉事农户保留的包装袋上看到,这是一个名为“临稻13”的水稻品种,生产厂家是山东农有道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济南商河县。在种子生产许可证等信息栏下,加印了3行字体很小的编码,仔细辨认后发现显示有“鲁临郯城”字样的生产经营许可证编号和检疫证明编码。包装袋的检测日期一项存在涂改,红色印刷部分“2016年11月”中的数字“6”被用黑色笔改成了“7”,所能找到的几个包装袋中全部存在这样的涂改。“都是一样的,所有的包装袋上这个地方数字都修改了,出现这种情况应该就是种子问题造成的,我们怀疑是假种子。”现场一村民气愤地说。
◎记者追问
这“稻种”到底是真是假?
生产销售方:
稻种试验推广阶段,减产可补偿
难道村民真的买到了假种子?为了弄清原因,记者随后跟随多位遭遇问题稻种的农户来到购买种子的地方——— 高峰头镇的润福农资经营部。“我到农户地里看过,这批稻种杂苗确实比较多。”该农资店店主告诉记者,今年是第一次卖种子,而且是因为这批种子的供货方比较熟才敢卖,“店里只卖了1000多斤,我已跟供货方联系过,收稻子时,我们将按其它品种的平均产量补上减产部分。”
为了弄清这批稻种到底产自何方,记者又找到润福农资的供货方,位于县城近郊的琪恩种植专业合作社。“我也是受害者,并不知道这批稻种有问题。”见到记者后,供货方马姓店主显得有些激动。据其介绍,他是从连云港晶华种子公司进的货,去年曾试卖过百余斤该品牌稻种,亩产量确实不错,今年年初从该公司进了2000多斤稻种,其中1000多斤转给高峰头的润福农资经营部销售,另外部分让一个种粮大户用了,“由于该种粮大户在育苗时温度不合适,稻苗全死了,实际上没有种成。这批问题稻种是试验推广阶段,如果农户种植不理想可给予补偿,其它的不清楚。”
随后,记者根据该马姓店主提供的电话,联系了其供货方连云港晶华种子公司。“确实有这回事,当时该农资店进了2000来斤该型号的稻种。”该种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临稻13”是一个老品种,2008年就通过了品种审定,但是从前年才开始在连云港一带试种推广,量不是很大,“有可能这期间提纯存在问题,某个环节掺杂了野种稻子。另外,这个品种还有抽穗不整齐的普性,前后相差20天左右。这是一个试验品种,并不是假种子,当时销售时就给说了,推广试试,不是大面积种植,好的话可以再推广。”
对于包装袋上的电话为何打不通,该负责人解释是用的老包装,因为电话换了,所以打不通。
“临稻13”品种权所属公司:
该批稻种系仿冒产品包装
采访期间,记者联系上了买断了“临稻13”品种权的山东农有道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了解到相关信息后,该企业负责人向记者发送了一份书面声明,表示经过对包装袋进行认真鉴定,此批种子以及包装非该公司生产、销售产品,该批产品系仿冒产品包装。
16日下午,山东农有道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此事他们将向省农业部门汇报。“我们将于近日携带相关材料先到连云港东海县,再到郯城县打假调查。”
郯城县农业局:
种子真伪、优劣需要鉴定
随后,记者带着“临稻13”的包装袋来到郯城县农业局。“这个品种是经过审定的,在这边销售是合法的,包装标签、说明等各项信息标示比较规范。”看过包装袋后,该局综合执法大队马队长回复。
“生产日期是不规范,有的种子企业为了节约成本使用了旧袋子,有这种情况。”当记者指出检测日期存在涂改后,马队长补充。针对包装袋上加印的许可证号,并且该证号显示有“鲁临郯城”字样,马队长表示未颁发过这个许可证。
在了解到该批产品系仿冒产品包装这一情况后,该局受访人员表示,这应该属于工商部门管理范围,将会反馈。“种子的真伪一般通过基因、培育对比或专家组现场鉴定,目前因为找不到种子,前两种方式不太合适,只能找 3位以上对‘临稻13’品种比较了解的专家鉴定。”对于农户提出的希望农业部门鉴定这批种子的真伪、优劣,马队长介绍说,“我们可以帮助联系相关专家,但哪一方主张应该由哪一方出鉴定费用,如果经过鉴定这批种子属于假种子或者是劣质种子的话,鉴定费用可以由销售方承担。下一步,我们会协调农户与销售方,对农户的损失进行补偿。如果双方协商不成,农户还得走诉讼程序维权。”
□本报记者赵泽军
新闻推荐
作者简介韩浩月,生于1976,山东郯城人。时评人、专栏作家、影评人。著有《错认他乡》《午睡主义者》《一个人的电影...
郯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郯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