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的故事传扬几千年,人们都被愚公的精神所感动。在郯城县杨集镇王海子村也有一位“愚公”,不顾年老体弱,坚持 16年义务修路、补路不间断,方便了村民出行,赢得了乡亲们的一致好评。
他就是郯城县杨集镇王海子村76岁老人杨荣奎。
“路修好了村民出行方便了”
身材瘦弱但精神矍铄的杨荣奎老人,勤劳朴实。
关于修路这件事,要从2002年夏季麦收时节说起。当时,60岁杨荣奎老人帮助儿子运输麦子时看到村西田间生产路上坑洼不平、村民行走不便,便萌生了为乡亲们修整道路的想法。
说干就干,他自掏腰包买来铁锹、铁锨、塑料桶等工具,开始了为村民义务修路的漫漫征程。从此,在王海子村西田间生产路上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一把铁锹、一把铁锨、一辆自行车成了他辛勤劳作的必备装备,而这一修就是十几年。“路修好了,村民出行方便了,自己也锻炼了身体,心里也很踏实!”谈起修路补路,杨荣奎老人高兴不已,“修路补路是好事,老伴和儿子很支持。”“杨荣奎老人非常热爱集体公益事业,一有空闲就到村西田间路上转悠,看到哪里有坑洼不平,就及时填补填补,特别是夏季汛期,雨后第一件事就查看路面被雨水冲毁了没有,自己没法填补了,就报告村里及时修补。”村干部杨以通说,杨荣奎老人闲不住,平时没有事就从路边和沟里捡来碎砖、砂石,用作修补路面,从不向村里提任何要求,是村里群众公认的“义务养路工”。
修路不容易,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刚开始修路时没有车子,杨荣奎就扛着铁锨、挑着水桶,每天来回走上十多趟甚至几十趟,挑土、填石渣、压路……哪里有窟窿,哪里不平坦,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去维修。
多年来,杨荣奎修路也修出了感情,只要那些坑洼路没补上他就睡不着,只有走在平整路面上,老人心里才会乐开花,高兴得像个孩子。
在杨荣奎的笑容背后,隐藏着的却是艰辛的汗水。
冬去夏来,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夏天,老人顶着骄阳干活累得汗流浃背,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到了冬天,扛着铁锨和铁锹来到路上,顶着刺骨的寒风,手脚冻得通红……“毕竟是70多岁的老人了,挨累受苦,我们当子女的看着心疼,刚开始没少劝他,但他硬是不肯停手,想到修路也是好事,就随了他了。”杨荣奎老人的子女如是说。村里一些人很不理解,甚至说他傻,但在他眼里,这都不算什么。“为村里做点好事我不图什么,图的就是方便老百姓!”问及修路的初衷,杨荣奎老人笑着说,“每当听到村民说路好走多了,运送庄稼、收种庄稼方便了,我心里忒舒坦,修路的劲头也更足了!”
大伙儿都赞他是“新时代愚公”
因为田间生产路多是土路,每次刚费力修好,一场大雨过后,驶过几辆农用车,道路又变得坑坑洼洼。看见这样的情景,他总是不怨其烦地重新开始修,如此反复从未停止过。
为方便修路,他从原本不多的积蓄中拿出钱买了一辆三轮车,经常从附近运来砖头和废弃的灰渣,只要听到哪里拆房子有建筑废料,他便赶去装载暂时储存起来,以备下次修路再使用。
16年来,他从没有向村里索要一分钱报酬,更没有说过一句怨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用过的铁锹和铁锨换了一把又一把,双手的老茧结了一层又一层。村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如今他的善行义举在十里八村广为流传,大家都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他为“新时代愚公”。
杨荣奎修路的善行义举也感染了全村人。时间长了,村民都看到了老人修路带来的种种好处,从原先的不理解到现在一起帮着修路护路。
如今村里村外环境变好了,邻里更和睦了,村里也计划对生产路进行改造提升。得知消息后老人激动地说:“党的政策越来越好,农村老百姓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我将继续发挥余热,维护好生产路,只要能干得动,就要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本报记者 周广聪 通讯员 李井水
新闻推荐
本报7月24日讯(记者褚菲菲)今年是郯城大地震350周年,24日,山东省地震局、临沂市人民政府联合召开“郯城大地震350周年座谈...
郯城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郯城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