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新闻 蒙阴新闻 莒南新闻 平邑新闻 费县新闻 兰陵新闻 沂水新闻 郯城新闻 沂南新闻 临沭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临沂市 > 郯城新闻 > 正文

郯城:一群文艺老人的诗和远方

来源:临沂日报 2016-05-18 19:44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周宝云

通讯员 禚艳华 王进业

“沂河两岸数峰青,月旦评诗百花红。银杏之乡春四季,老马怎忘李杜情。”

“古稀老友聚一堂,共研书法诗词章。畅谈家国经济事,微醉声高再举觞。”

4月27日,银杏翠绿、槐花飘香,在郯城县新村银杏产业开发区西鲍村一家不起眼的小酒馆里,一群老人高声吟哦、击节而歌,交流切磋着自己的新作。这已是月旦评诗社2016年的第四次聚会了。

月旦评,这个古老而又神秘的名字起源于三国时期。月旦评诗社社长、中华诗词协会会员,该区赵林村张瑞习介绍说:“东汉末年汝南郡人许劭与其从兄许靖喜欢品评当代人物,常在每月的初一,发表对当时人物的品评,故称‘月旦评\’。在当时,无论是谁,一经品题,身价百倍,世俗流传,以为美谈。因而闻名遐迩,盛极一时。”

“取名月旦评,还有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针砭时弊、鞭笞丑恶之意。”月旦评诗社会员、港上镇樊埝村樊修远补充说。

月旦评诗社自2005年成立以来,从最初的5个人发展到28人,从新村扩大到周围重坊、花园、港上等4个乡镇,目前已出版诗集7本,收录诗作2000多篇、楹联100多幅。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张瑞习介绍说,“相同的兴趣爱好让我们走到一起。刚开始为诗酒会,一壶老酒、几个小菜,大家聚在一起畅谈诗作、交流生活。周边好友慕名而来,现在已发展到28人,年龄最大的后埝村杨承相老人,今年已92岁高龄了。”

“如茵操场新楼房,蓓蕾满园溢芬芳。朗读摧高白杨树,雏驹欲试四蹄扬。”“国家首设宪法日,常态佑民圆梦时。依法治国水深区,萧规或修谐民彝。”“流浪的人常常/把故乡背在肩上/那是乡愁时/最好的干粮/月光啊/请再低一点/或许就能照亮床前/那颗空荡荡的心/填满的苍凉。”生活是诗歌的源泉,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他们吟诗相赞;国家宪法日,他们赋诗而和;对家乡的热爱和眷恋,更是他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源泉。古体诗、格律诗、现代诗,一首首、一句句,是内心喷发的热情,更是彼此爱的凝结。

重坊镇石刻艺术工作者王道明说:“高山流水遇知音。现在我们基本每月举行一次聚会,大伙轮流坐东,酒不分孬好,菜不讲贵贱,图的就是志同道合的老伙计聚到一起相互交流交流、切磋切磋。”“我们这群老头没有一个大学生,最高学历中专毕业。业余水平写诗难,需要字斟句酌。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有时为了推敲一个词语,往往夜不能寐。”张瑞习说,“出版诗集更难,编辑、校对、印刷,我们没有经费,都是自掏腰包。可是看着一本本诗集印刷出来,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长大成才,心里也暖暖的。”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11年来,这群文艺老人歌颂党的改革开放政策,讴歌新农村新生活的繁荣景象,宣传家乡经济特色及山水景点,为实现中国梦,歌颂家乡、推介家乡作出了贡献。

2015年,诗社迎来发展的里程碑。市诗词学会领导出席了诗社成立10周年庆典,对诗社给予充分肯定,并授予全市“诗教先进单位”荣誉称号。郯城县诗词学会会长夏正平欣然赋诗:《古梅韵》美飞雪醉,《神树风》清警世行。《沂水谣》留帆碧影,《广福辞》引寺晨钟。《红崖曲》和春风唱,《官竹吟》歌盛世逢。

“在这条通往灵魂的路上,不时有阳光打在脸上。给词语寻找一个合适的家,要虔诚地弯下腰来,并狠狠爱着。”在这群文艺老人眼里,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诗歌,还有梦和远方。 

新闻推荐

“扶贫蜜桃”喜获丰收

5月24日,果农在郯城县马头镇大棚蜜桃种植基地采摘蜜桃。近日,马头镇“扶贫基地”内的100亩大棚蜜桃喜获丰收,平均亩产2000余公斤。基地通过帮扶干部架桥,与北京客商以每公斤10元至24元的价格签订了直...

郯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郯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小满小满麦粒满2016-05-20 19:43
猜你喜欢:
评论:(郯城:一群文艺老人的诗和远方)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