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山东省郯城县某养老院里,明明有空调却不开。一间老人居住的小屋,屋门破了个洞,窗户上少块玻璃,老人反映,就算是晚上多盖几层被子,也仍然被冻得瑟瑟发抖。(据2月14日《新京报》)
这里的老人并非没有取暖设备,当地政府从2010年开始,投入75万元安装了430台空调,覆盖了全县的敬老院。这些设备也并非绝对闲置,郯城县高峰头敬老院负责人表示:“零下5℃以下再开。”另外,有病号的时候也要开启。为了避免老人自己开启空调,遥控器被统一收走。
这样一来,空调虽然没有永久闲置,但老人多数时间只能靠抖取暖。对照《山东省供热条例》规定,供热期间室内温度不低于十八摄氏度。此敬老院的温度距离条例存在天壤之别。
乡镇敬老院一般只针对农村五保户人群,每处敬老院里老人数量不多。可能因为敬老院规模太小,所以建设的时候没有规划集中采暖设备。如今依靠空调解决分散取暖的问题,节省了供暖设备的费用,又要支出高昂的电费。
这个费用,恰恰又挑战了乡镇敬老院的支付能力。乡镇敬老院是种特殊养老模式,供养资金来源渠道狭窄,经费保障机制不健全,主要依靠上级拨款和村级自筹来解决。随着老人数量的增加,物价的升高,高度依赖政府拨款的敬老院,在并不弹性的拨款机制下经费常常捉襟见肘,无法支付取暖电费只是这个养老模式困境下的冰山一角。
在这个困境背后,首先是农村五保户老人的养老两难困境,无人照料的老人放手不管晚年不人道,而基层政府又无法维持他们体面地生存。敬老院养老问题的背后,更是市场机制无法解决的特殊人群养老问题,高度依赖福利制度的养老机制函待突破。
如今,城市里面飞速发展的养老产业大部分是面向有支付能力的健康老人或半健康的老人。城市中特殊残障人群,无人照应又缺乏经济能力的情况下,同样要面临福利制度无力承担的问题。如果针对特殊人群的福利机制还没有理顺,有取暖设备而无法取暖的现象将越来越多。
我国用30年的时间达到了欧洲300年的时间面对的老龄化社会问题,在养老巨大的缺口面前,特殊人群的养老更是难上加难。传统敬老院转型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改革方向,可以更好地保障敬老院工作人员的待遇收入问题。而对于提高敬老院的养老能力以及全面解决经费缺口问题,对于特殊老人的群体,除了各地政府大包大揽以外,更需要使用福利资金采购社会团体的服务,或者开放更多的社会慈善团体进入这一领域之中。
在养老问题步步逼近之际,这些特殊困境老人的养老,将成为社会养老中的最短板,和衡量文明发展的底线。不能再让无法取暖的敬老院出现,让社会心寒。(来源:《新京报》)
新闻推荐
郯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郯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