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宝云
通讯员 高元
一座座敬老院让五保老人老有所养,一所所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让空巢老人不再孤寂,一项项优待政策让农村老人倍感温暖……近年来,郯城县把养老服务作为重点民生工程大力推进,不断建立完善养老服务体系,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在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下安享幸福晚年。
构建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基础建设是关键。郯城县加强资金投入,首先改造提升公办养老机构。近年来,累计投入2400多万元,对全县13家敬老院进行改扩建和新建,对厨房、餐厅、活动室、浴室、卫生间等进行改造提升,全部达到通电、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通程控电话、通水泥路“五通”标准。每年投入68万元,实施“蛋奶工程”,让五保老人由“吃有粮、穿有衣、住有房”的老有所养,升级为“吃讲营养、穿讲质量、住讲环境、医讲保健”的老有颐养、老有乐养。在李庄镇敬老院,记者看到,92间房屋都安装了空调,宿舍内电视机、衣柜一应俱全,146张床铺上被褥一新;健身室、娱乐室里配备了跑步机、象棋、扑克等娱乐设施和物品。据院长介绍,该院为61名入住老人科学制定了四季菜谱和每周菜谱,主副食合理搭配,满足老年人的饮食习惯和营养需求。“每逢生日,敬老院都会为老人订做生日蛋糕,并按照六菜一汤的标准精心制作生日宴。”镇长徐守峰说,“我们要让每一位老年人都深深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坚持多元投入,鼓励支持社会资本投资养老事业。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通过补助投资、贷款贴息、运营补贴、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养老服务业。县财政对新建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给予每张床位2000元的一次性建设补助;对改建和租赁的,给予每张床位1000元的一次性建设补助;对符合条件的农村幸福院,给予2万元的一次性建设补助。目前,已建成康乐老年养护院等2家民办养老机构,新增床位120张,入住老年人95名;建成5处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可为300名老年人提供日间生活照料、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养老服务。同时,积极探索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建成农村幸福院22处。
记者来到名为“幸福一家人”的西关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只见院内建有养鱼池、紫藤园、紫竹林、青竹林、二十四孝文化长廊等。走进宿舍,配备液晶电视、洗浴卫生间、空调、呼叫机等设施。今年72岁的丁思林是一名“五保户”,在这里入住多年。“这里有专业护理人员、厨师和保卫人员,有人做饭给我吃,还有人陪我一起玩,住的房子冬暖夏凉,卫生室、娱乐室等设施也一应俱全,我很满意。”丁思林饱经风霜的脸上是满满的幸福。
作为民办养老机构,郯城康乐老年养护院现入住老人67名,按照老人的身体状况实行分区服务,并严格按照高标准提供营养膳食,同时注重加强护理,为老人勤擦身、勤洗脚、勤修脚、勤洗头,老年人及家属的满意率达 98%以上。总投资2000余万元的郯城县社会福利中心,建筑总面积9700平方米,建有116个套间、单间,设置养老床位232张,每个楼层都配备护士值班室和餐厅,配套设施齐全。“该中心实行公建民营的经营模式,通过政府公开招投标,由福州安心园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台资)运营,预计9月初投入使用。”郯城县民政局副局长解祥勤介绍,“我们将积极引进和吸收外地先进的养老服务技术与理念,让广大老年人在这里安度晚年。”。
截至目前,郯城县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已发展到17处。其中,县社会福利中心1处、乡镇敬老院13处、民办养老机构2处、老年公寓1处,共建成养老床位1952张,初步建立起政府主导、民政牵头、社会参与、市场运作,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同时,还向全县60岁以上城乡居民每月发放养老金75元,90岁以上老人高龄补贴每人每年360元,100岁以上高龄补贴每人每年4200元,低保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每人每月50元,一级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每人每月60元。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周宝云通讯员 刘国伟“中国好人”4名、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名、“山东好人”3名、县级以上道德模范52人……近年来,地处苏鲁边界的郯城县,因“量产”好人、“模范”频现而...
郯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郯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