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临沂 今日蒙阴 今日莒南 今日平邑 今日费县 今日兰陵 今日沂水 今日郯城 今日沂南 今日临沭
地方网 > 山东 > 临沂市 > 今日平邑 > 正文

铜石的文化之美

来源:临沂日报 2020-09-11 10:27   https://www.yybnet.net/

■编者按

近日,临沂日报报业集团、临沂市作家协会、平邑县作家协会共同组织了“走铜石 看小康”临沂知名作家采风活动。作家们走进美丽的平邑县铜石镇,欣赏幽静、纯美的自然风光,聆听镇、村干部和村里老人讲述乡村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乡风民俗等,切身感受铜石镇翻天覆地的变化,真实了解铜石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基于此,作家们创作了一批关于铜石的精品力作。本刊特选登部分作品,以飨读者。

忘川飞渡,逝水流年。

沿着蜿蜒的山路,逐步“登天”,从错落有致的山村,到茂密连连的山楂园,拍着“情人谷”的浪花,抚摸着舜帝远古的衣袂,看到你坚硬的动脉——舜帝的“筋骨”。时隐时现的白云,缠绕着农民们的笑声和窃窃私语,一望无际的群山峻岭,渗透出一股股现代的精妙文化:山楂树下咖啡屋、山乡酒馆、紫荆农家乐……

初秋的一天,有幸与几位友人一道,来到平邑县的铜石镇,去触摸大山的灵魂,去翻阅铜石厚重的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每一步跋涉,都会有一段辉煌的历史记忆,每一片山水,都有说不尽的人与自然的情怀。祖祖辈辈繁衍生息在这块土地上的乡人,也如同这山水,优雅细腻,勤奋善良,秉承传统又不失时机地耕耘在这块土地上。

时光抹去了青春,但无法抹去积淀的思念。“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一位远离铜石多年的村干部说,无论现在身处何方,最后总要走回家乡。忘不掉家乡的柴扉,忘不掉家乡的麦香,忘不掉家乡的老井,更忘不掉老一辈人抗击日寇英勇救国可歌可泣的精神,忘不掉流淌于心底的悠悠长河。

这里是一片壮阔的山岭,四周密致的村庄。脚下是肥沃的土地,头顶是湛蓝的天空,绿茵遍地,这是沂蒙山前铺展的宽阔而又壮丽的锦绣。

铜石有满山遍野的山楂、苹果、桃等鲜果,春天时花红树绿,吸引游客驻足留影,到处飘逸着花海人美的文化气息;清凉甘甜的山泉水,还有村头老井里柔绵香甜的井水,用这些水泡出来的茶招待客人,绵软、清新,和着月光,三五人坐在一起,细细品味,惬意而又情长。一年又一年,滋养生命的水源从深深的井里汲出,再进入各家的水缸,又被水瓢舀进锅里,清清的水流最终变成了鲜红的血液,乳白的奶汁,在身体内淙淙流淌。也许一个人和一个乡村总有丝丝缕缕的关联,漫漫长途中,那根井绳在不经意间成了永远的挂念。张家棚村的山泉从大山的石缝里流出,清澈撩人,又经过两道沉淀池过滤,最后流到农人的家中,村党支部书记介绍,这是最香甜的山泉水,在大城市里难以享受得到。

依仗着井水,他们经营着数不清的春夏秋冬,依仗着水井他们经历无数日出日落。幸福而安静的日子随风荡漾,荡漾出树头带雨的梨花,荡漾出“美在农家”“文化广场”、生态乡村。在以“山楂树下”命名的小咖啡屋里,我们小憩,屋内陈设虽然简陋,但整个屋子里透出文化气息,几块不大的图版,图解着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元素,加之端庄秀气的店员热情周到的服务,一股暖流涌上全身,那是一种文明的体现,也是一种文化的提升,在农村,咖啡的饮用似乎还没有盛行,但在张家棚村诗意的“山楂树下”的小店里,洋溢着一阵阵山乡文化气息。

党支部书记告诉我们,为了全村人脱贫致富,从2014年开始集资修路,全村人把卖山楂的钱,一把一把地拿出来,每人平均捐资495元,经过四五年的奋战,终于修通了全村大大小小的山路,全长20多公里。有了路,致富的快车飞速前行,张家棚村生产的“甜巴子”山楂每斤卖到6元钱,“歪巴红”山楂每斤卖到3元钱,“大金星”山楂每斤卖到2元钱,比无路时翻了两倍。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大山中蕴藏着山水文化,人文精神更为深厚,尤其对于今天的铜石,可谓弥足珍贵。

我们参观情人谷,登上铜石的最高峰二郎山时,鸟瞰铜石大地之后,每个人脸上都会涌起崇敬之情。那一刻,我的心中充满了自豪和幸福。

铜石的天空下,土地、池塘是乡人们不可分割的纽带,彼此不相远离,融融洽洽是乡人梦寐的追求。春天栽植几棵桃树,三两年之后,乡村增添了一抹新的绿色。孩子又多了一份眷眷的期盼。正是本着对生命的珍惜,对生命的敬畏,一代又一代人栽植下绿色的希望。

许多时候,我也同样审视着我的故乡,在春风桃李的早晨,在秋雨梧桐的黄昏,我独坐,想着有一条小河涌来,像一匹奔腾着的雄健无比的骏马,冲向这一片辽阔的原野。原野以自己独有的胸怀容纳它,小河变成无数条支河,支河变成无数条溪流,溪流润物无声,悄悄钻进土壤稀疏的毛孔中。于是,草芽冒了,树儿舒展了枝叶,人的活动也繁盛起来。我知道,是智慧和情感点燃了强烈的爱,是爱让冰冷的土地闪耀出灵性的光辉,是农人的挚情创造了一种奇迹。

这些奇迹原来是人才的作用,人才的点化,人才的演绎,人才的融合,那条小河就是人才形成的,就有了丰厚的希望。男人的勇气传染给女人,女人的兴奋传染给男人,他们顾不上日夜兼程的疲劳,纷纷甩开臂膀,用随身的工具,战胜一切。

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忽略爱的力量。几个世纪先辈们营造的生存环境,正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那些渐渐离去的背影,无疑承载着我们的文化记忆,铜石的舜帝文化正从我们的视线中渐渐浮出……

山岚渐渐消失在苍茫的暮色中,农人们依旧熙熙攘攘。所有关于坚强与脆弱的对话,关于野蛮与文明的思考,都演绎成看似神话的传奇与浪漫。海德格尔说:“人,栖居在诗意的大地上。”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古代智者的伤感牵扯着我的无限怀恋。望着郁郁葱葱的崇山峻岭,和盘绕在大山周围的柏油公路,那是一代代铜石奋发有为的志士贤人凝聚起的文化丰碑,是一代代铜石农人辛勤耕耘的乐园,它仿佛在书写、昭示,也在呼唤着人们——

文化,铜石之魂!

○司玉传

新闻推荐

铜石镇:农业强 农村美 农民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铜石镇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临沂知名作家“走铜石看小康”采风活动走进彭泉漫游谷航拍省级传统古村落—...

平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美啦!美啦!2020-09-07 08:58
评论:(铜石的文化之美)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