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阳光舜城北七区,邢爱芝给来访者讲解刺绣挑花技巧。 记者刘玉乐 摄
炫彩的丝线在指尖翻飞,不多时花绷子上便出现了一片脉络清晰的萱花叶子……今年50岁的邢爱芝不仅是一位女建筑师,还是一名沂蒙挑花刺绣非遗传承人。37年前她就跟着母亲学刺绣,工作之余,忧心传统服饰无人识,她利用业余时间,搜寻古代刺绣的踪迹,走访山东各处村落,寻访民间刺绣艺人学习挑花技艺。
丝线在指尖翻飞建筑师业余学刺绣挑花
26日上午,阳光舜城北区一间工作室的桌子上摆着不少绣品,各式各样的荷包、肚兜、挂件、绣片,还有两副不同样式的云肩。邢爱芝坐在椅子上,左手拿着圆形花绷子,右手拿着针线,在给一条领带绣花样,绣的是一株萱花。“这是准备送给老师的领带,因为师母名字里有个萱字,我就自己设计了萱花的图样。”她边绣边说。
邢爱芝正在绣图样里的叶子部分。只见她手中绣花针的针尖从领带背侧穿出,在已经绣好的经线上,每隔几根丝线,她就用绣花针挑一次,直到图案边界处,再返回起针处从旁边再来一次,实现经纬交织。“先设计花样,根据花样计算需要多少根经纱,要在哪个位置挑花,错一步就会步步都错。”她说。
邢爱芝家世代刺绣,她最早接触刺绣是在小学毕业那年暑假,那时她13岁。“我母亲跟我说让我自己学着绣个枕头,我就跟着她学起来了”,她说,她绣的那个枕头伴随了她6年。“挑花特别考验耐心,婚嫁服饰比较多,我祖母有一件云肩就是挑花的。我不想这个技艺失传。”
邢爱芝学的装潢设计专业,已经干了近20年的建筑师,在工作之余,她没有丢下刺绣技艺,2005年还专门跟老师学了剪纸,就为了呈现更好的挑花刺绣作品。
为学习遍寻刺绣老人有人3年找5回仍不得见
“现在会刺绣的人越来越少,会挑花更是难找了,只剩些住在村里的老人还懂这手艺。”2008年,邢爱芝前往平邑县下属的一个村落挂职。“正好人在村里,空闲时间我就在村里转着问,还真有上了年纪的老人懂得挑花的手艺。”虽然老人们年岁大了眼花做不得绣活,可邢爱芝还是在和他们的交流中学到了不少本事。
有一回,邢爱芝想用挑花绣一个传统的中国结“盘长”,试了多次都绣不成样。“愁得不行,结果村里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听了,告诉我绣‘盘长\’要用25根线,我回去一试还真成了。”
直到现在,只要时间允许,邢爱芝就会去村中采风,济南、临沂、潍坊……足迹遍布全省各个村落。有时往来不便,邢爱芝就在当地报个农家乐的旅行团。“人家都是爬山看景,我一到地方就往村子里跑,问人家会不会刺绣。”她笑着说。在这些村落里,她见过花几年时间给自己绣一套衣服的老人,见过剪花样时手中剪刀似在飞舞的手艺人。“能跟他们学习的东西太多了”。
3年前,邢爱芝偶然从朋友处得到一双用挑花针法绣的鞋垫,打听后得知绣鞋垫的是临沂一位95岁高龄的老奶奶。3年间,她曾5次前去寻找,始终没有找到。“老人没有电话,只听说是在几个女儿家轮着住,不过人还健在。”邢爱芝说她没有放弃,只要有空会继续寻访。
忧心传统服饰无人识盼老手艺代代传承
“我现在主要是在绣传统婚俗用品。”邢爱芝介绍,萌生这样的想法还是源于她看的一部韩剧,里面有婚礼的情节,她觉得剧中人穿的传统婚服很好看,想起自己民族也有美丽的传统婚服,便想以此进行创作。
在创作传统婚俗用品前,邢爱芝绣的较多是虎头帽、虎头鞋一类有关孩子的绣品,今后她还打算围绕老人创作一组绣品,完成从孩提时代到人至暮年的过渡,算是在刺绣里“走完人的一辈子”。
“只是现在会这门手艺的人越来越少,很多人甚至连咱的民俗艺术都不认识了。”她回忆,在某次民俗艺术展中,有位中年人带着孩子来参观,指着她绣的民族服饰跟孩子说这是少数民族的衣服。“我当时特别难过,明明就是我们汉族的传统服装,现在连有些年纪的人都不认识,孩子们可能更不知道了”。
2016年,沂蒙挑花被评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次年邢爱芝被评为非遗传承人。如今,已有四五名弟子跟她学习这项技艺。“把东西绣出来,就像是把咱的传统文化具象化了。”邢爱芝说,她盼着有越来越多的人接触民俗艺术,能让这些濒临失传的老手艺代代传承。(记者孔婷婷 俞丹)
新闻推荐
“沂蒙精神是临沂的宝贵财富,是激励全市上下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它体现了沂蒙老区人民不服输的品质,在困难面前,沂蒙老区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治山治水,让沂蒙精神在沂蒙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
平邑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平邑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