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平邑县实施道路畅通工程,不断创新城市交通建管模式,密织城市交通网,打通“梗阻堵”,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倡导绿色通行,新增电动公交车,优化公交线路,实现群众等公交不超8分钟;理顺交警和城管管理职能,建设免费停车场,规划路边停车标线,形成城市路网四通八达、通行畅通无阻、车辆停放有序、绿色出行成时尚的良好局面,得到群众热情“点赞”。
打通“梗阻堵” 出行更畅通
“自从城市路口改造后,人和车各走各的道,再也不会出现堵成‘一锅粥\’的现象了。”家住城区的陈大爷说起道路改造深有感触。
这是该县道路交会口渠化工程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经过多年发展,平邑县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30多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28万人,但人口和商业区、生活区主要集中在10多平方公里的老城区,交通时常出现“梗阻堵”现象,群众怨言不断。
今年5月,平邑县把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改善群众出行条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出台方案,规划路口交通渠化工程、疏通关键部位、施划车位等,从源头上彻底解决“梗阻堵”问题。
短短不到5个月,道路渠化“小”工程带来城市畅通“大”变化,新改建20处路口渠化工程,每个路口科学规划设置交通标线、隔离护栏、信号灯、指示牌和提示标识等道路交通附属设施,最大限度提高了道路通行能力。
城市三分建七分管,治乱停车“顽疾”需明责任。在管理体制上,该县破解职能交叉、权责不明、管理缺位等问题,明确职责,道路建设归住建部门管、城市秩序归城管、机动车辆管理归交警、公共交通归交通运输部门管理,形成各负其责、共织城市交通的良好格局。明确职责后,交警部门在城市道路两旁科学施划车位5000多个,加派警力加强日常规范停车秩序,同时整合视频监控资源,对乱停乱放行为全程监管,基本上遏制住了乱停乱放,实现了车辆停放有序。城管部门及时清理占道经营、路边摊位和商店门口乱摆乱放等影响交通行为,为通畅交通助力。
与此同时,该县结合道路实际,实行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离,根据人行道宽度科学划分人行道(盲道)、机动车停车位和非机动车停放区,合理下落路沿石,实现人行道资源利用最大化。按照道路拥挤程度,合理规划建设10处大型停车场,并做好功能配套。强化源头治理,凡新开发建设的项目,要求车位必须达到要求。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绿色出行”成时尚
“现在乘公交车太方便了,7条线路跑全城,定时定点发车,等车不超8分钟,出门越来越便捷了。”现在,市民李女士每天都乘坐公交车上下班。
9月18日,平邑县新增35辆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正式投入运营。这是该县自2012年开通燃气公交车后,又一批绿色能源公交车投入使用。至此,该县公交车运行总数已达到105辆,运营公交线路7条,公交港湾候车亭90个、停车站点牌150个,运行里程达到112.5公里,为临沂市各县区之首。
为解决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平邑县发展以“绿色交通、低碳出行”的公共自行车项目。全县设立55个公共自行车服务点,投放自行车1100辆,成为县城一个文化绿色名片。
畅达道路网通行能力大提升
今年以来,平邑县实施投资 4.2亿元建设全长15.3公里的S240新枣线平邑段改线、1.1亿元全长4.2公里的S313日滕线绕城段改造工程。这两个工程完工后,大型车辆可直接上高速公路或绕城出行,减轻了城区车流压力。
同时,该县在老城区打通道路“关节”,改造提升23条主次干道,开工建设益寿路等城市“断头路”,改造提升建设路等破旧路。在新城区建成朝阳路、银花路东延、明生路、永康路,形成“四纵七横”的交通道路网。新老城区由新建跨浚河S240省道大桥和原来朝阳大桥、银花大桥等6座大桥相连。
而在沿浚河、兴水河和部分主干道建成全长58公里的11条绿道建设,将浚河生态公园、莲花山公园、长山森林公园以及县城广场绿地“串珠”成链,形成绿网相连、绿脉相通、绿路相接的城市生态景观系统,为市民休闲、娱乐、健身提供更加舒适的环境。 孙兆军
新闻推荐
这是一组来自平邑县城管执法局6月以来的统计数据:开展各类集中整治行动30余次,对城区87处占道报刊亭下达整改通知,并全部予以拆除;拆除一店多牌和破旧广告牌匾、过期灯杆广告,累计拆除各类私搭乱建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