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平邑县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行政改革、政务服务新机制,探索总结了以政务服务中心(大厅)为基点,以法律法规、制度及执法(责任)主体为轴线,以“十三条”和“第三方监督”为坐标平面,点、线、面有机结合,部门联动,联席运行,强力问责,有效监督的政务管理服务的“平邑模式”,全县营造了企业负担轻、经营环境好、行政审批快、公共服务优的良好营商环境,助推全县经济赶超跨越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县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2亿元、增长28.6%,增幅位居全市第一名;固定资产投资84.1亿元、增长24.9%,增幅位居全市第三名。
“平邑模式”之成效
作为资源型工业大县,平邑县形成了工业门类齐全的县域经济体系。到2015年底,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01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9家。
近年来,平邑县在优化营商环境上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发展环境不够宽松,服务意识不强、审批效率低下、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仍不同程度的存在。鉴于此,新一届县决策者立足实际,突出深化行政改革、政务服务主题,在实践中探索总结了一套以“平邑县优化营商环境十三条措施”和“第三方监督中心”为核心内容的“平邑模式”。
“点”上,以政务服务中心(大厅)为基点,进行了一系列创新,亮点频现,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率”的工作目标;“线”上,以法律法规、系列制度以及执法主体、责任主体为单元,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实现了责任明晰,执行到位的发展目标。
近年来,平邑县先后开展了六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编制了行政许可事项目录清单、行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现保留县级行政权力事项3485项。政务服务中心进驻项44个行政审批(许可)服务类部门,设立了86个办事服务窗口,今年又聘请第三方监督机构,从形式到内容对职能部门传统的政务服务理念和模式进行了革新,从程序到实体为相关部门提供了科学、高效、规范的服务平台,同时体现了县委、县政府改革的决心和力度。
平邑县简化了部门的审批程序,确保了行政审批(许可)事项办结时限比法定时限压减50%以上,清理规范县直部门(单位)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项目36.8%,让企业和群众“进一道门,办好想办的事”。这种集中了多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形成合力,服务经济,提高效率的做法,既为政府节约了人力资源和公共服务资源,又降低了企业和群众办事成本,让群众办事者明明白白、快捷便利,受到群众的普遍赞誉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平邑县提高了政务服务的质量,政务服务人员与办事的企业和群众平等相处、零距离接触,窗口服务也更为人性化、合理化、规范化,符合时代的要求和群众的意愿;“两表、两单”“一站式服务”“一口收费”“并联审批”“首问负责”“AB角补位”等管理制度的日趋完善,创新了行政管理;政务服务的改革创新形象带动了县直部门机关作风的转变,职能部门服务群众、服务经济的意识日趋增强。
“面”上,以“十三条”和“第三方监督中心”为坐标平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破解了“谁”监督、“敢”监督的难题。由此,解决了两个难题:一是单纯靠一个部门难以有足够的精力、足够的人手投入这项工作;二是依靠自身监管机制有很多制约因素、不够超脱,消除掣肘制约,减少其他影响,全力做好监督。
平邑县政务服务实时接受社会监督,职能部门的行政行为接受第三方监督中心有效监督,营造了公开、公平、公正的氛围,为依法行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县行政审批、涉企检查、收费及处罚等职能从内部走到前台,各个环节更为规范透明,部门的职能置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和考核督查等部门共同监督之下,“十三条”、第三方监督的运行方式,有效杜绝暗箱操作、权力寻租,廉洁从政、依法行政成为自觉行动,从源头上有效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
“平邑模式”之做法
据县优化营商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人介绍,针对企业规模扩大,生产经营遇到问题增多,政务服务与之不匹配的实际,平邑县积极探索科学高效的行政改革、政务服务新模式。
首先,成立第三方监督中心,强化外部监督。今年6月,优化营商环境第三方监督中心挂牌成立,这是平邑县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一大创新举措。监督中心是完全独立的第三方监督机构,履行政府赋予的相关职责。 在监督上,赋予了中心一定的监督权力,包括对审批、收费、执法等行政行为的监督,对违反优化营商环境规定行为的提报,同时年底还组织纳入企业评选最优和最差服务单位。监督中心服务费用与工作绩效评定及奖惩直接挂钩,其工作绩效评定由纳入企业投票决定,政府只负责买单,但付不付账还是由纳入企业说了算。
其次,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十三条措施》,优化行政服务。企业和投资者评判一个地方营商环境的优劣,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最直观的就是政务服务中心、服务窗口。为此,平邑县做到“三个落实”:一是业务全部审批进大厅,坚决杜绝“体外循环”现象的存在。二是落实重点骨干项目“并联审批”制度,县发改局总牵头,组织协调规划、国土、住建等部门靠上服务,主动对接,统一时间、同步办理,真正实行并联审批。三是落实“代办”制。职能部门对招引的新项目做到靠上服务,对落地过程中涉及的审批事项,安排专人进行“保姆式”代办,推行无偿服务。
平邑县提出了涉企费用的“两个下限标准、一个成本价”,即行政处罚按照下限标准执行、涉企收费按照下限标准执行、为企业服务性收费一律按成本价收取。部门涉企收费,必须按照《十三条措施》规定的程序执行,收费标准必须经物价部门核准。
在“十三条”中,平邑县明确要求实行“宁静日”制度,将每月的1至25日定为工业企业生产“宁静日”,让企业心无旁骛抓生产、集中精力搞经营。除涉及安全生产、消防、食药监、环保等重要情形外,在“宁静日”期间任何部门不许入企检查。
再者,形成合力,强力问责。平邑县优化营商环境联席会议担起牵头之责,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坚决履行好职责;优化营商环境第三方监督中心履行好第三方监督责任,做好企业权益的维护者和代言人,替政府做好监督员;联席会议办公室、县整风办将优化营商环境措施执行与纪律作风长效问责有机结合,督查职能部门执行落实情况;县考核办、联席会议办公室积极构建考核机制,将优化营商环境措施执行情况,将部门单位的工作作风、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作为科学发展考核的重要指标,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宣传部门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宣传工作的重点,在全县上下营造强大的舆论声势,真正叫响“不抓环境就是失职,抓不好环境就是不称职”的口号。
“平邑模式”之启示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新华社高级记者李锦说,“平邑模式”的成功经验,建立健全了行政审批权、政政管理服务的协调与监督机制,理顺了制约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让权力行使、内部外部监督真正在阳光下运行,为进一步探索新时期行政改革、政务管理服务创新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可资借鉴。
启示一:善于借鉴新方法是创新政务服务工作的有效途径。在实践中成功运用经济领域的新思维和新模式,突破了传统行政工作方法的局限,行政审批、政务服务的视野和思路更开阔,方法更科学,成效更明显。
启示二:领导重视是前提。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将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明晰工作责任、明确工作要求,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协调、部门实施、有效监督”的工作格局,为全县行政改革、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启示三:有效监督是保证。成立了平邑县优化营商环境联席会议和第三方监督中心,对职能部门的不规范行为和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组织人事部门对责任人员予以组织调整,纪检监察机关启动“一案双查”程序。
启示四:资金投入是关键。县里先后投入资金1.7亿元,完成了县乡村(社区)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14个镇(街)、经济开发区把政务服务中心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每年安排专项资金,保障正常运转;村(社区)列出专项资金用于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正常运行。
启示五:部门协作是基础。平邑县优化营商环境联席会议牵头,优化营商环境第三方监督中心、联席会议办公室、县整风办县考核办、联席会议办公室、宣传部门等,形成了密切协作,紧密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为顺利推进行政改革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
启示六:制度规范是抓手。先后制定了《平邑县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十三条措施》、《平邑县行政审批联席会议制度》、《平邑县政务服务工作量化考核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落实行政审批、服务承诺、责任追究和效能评估等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为加强县级政府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启示七:有效监管是保障。建立随机抽取被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检查人员的“双随机”机制,提高监管部门行政效率,动用更少的行政力量,获得更好的市场监管效果;通过网上电子监察系统实时监控,对服务不到位、工作不落实的部门和人员进行问责追究。
孟宪华 林国防
新闻推荐
张术平督查鲁南高铁临沂段建设工作时强调树立大局意识强化统筹理念 坚定必胜信念齐心协力为鲁南高铁建设增砖添瓦
本报11月15日讯(记者朱鹏通讯员王一帆)今天上午,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术平到兰山区督查鲁南高铁临沂段建设工作并主持召开座谈会。他强调,各级各部门务必树立大局意识、强化统筹理念、坚定必胜信念,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