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剃刀,一把椅子,一个水桶,一个脸盆;一推,一刮,一清洗;露天的环境,简易的工具,娴熟的技巧,十几分钟的工夫,一个满脸胡茬头发乱糟糟的老头儿立即变得清爽精神起来……在临沂市平邑县白彦镇集市的一个角落里,剃头匠老张像往常一样为前来赶大集的老年人剃头刮脸。
老张名叫张如海,今年已经68岁。从18岁开始,便跟着父亲走街串巷为附近十里八村的村民剃头,到如今已经整整50年的时间。50年里,张如海见证了剃头匠这个行当的兴衰。“以前,集市、街头,马路边,甚至村民家中,到处都活跃着乡村剃头匠的身影。”张如海说,那时候不仅剃头匠多,活也挺多。每到逢集,从集市的这头到那头,十几个剃头匠一字排开,那场面那阵势非常壮观。来来往往赶集的人群中,爷爷牵着孙子,爸爸拉着儿子,在热闹的集市上开开心心地花十几分钟剃头,既让自己清爽起来还不误赶集买东西。而剃头匠收摊后也不误回家吃饭干活。
乡村剃头匠不是专职理发师,他们和其他农民一样,家里有田地,农忙时在家里干农活,不忙时才出来走街串巷,给人剃头挣点小钱补贴家用。“其实靠剃头真的挣不到太多钱的。”张如海说,刚开始的时候,剃头加刮脸才8分钱。这50年里,随着物价上涨,才由最初的8分钱慢慢涨到1.5元、2.5元,再到现在的3元、5元。
现如今,随着社会发展,到集市上马路边剃头的人也越来越少,村里都开了装修豪华的美发店,年轻人都钻进了美发店里,又染又烫,做些潮流的发型,也再不愿像他们的父辈那样在集市上、马路边剃头了。
新闻推荐
本报12月3日热线消息 (通讯员 李庆东 张杰 记者 王璐)平邑县郑城镇大魏庄村仨邻居因自家盖房,为方便自己施工出入,竟合伙将村里的配电室挖倒毁坏。2日,3名犯罪嫌疑人被平邑县公安局魏庄派出所一举抓...
平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