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临报融媒记者 刘福伟 通讯员 王金贵 邵黎明)“科技改变生产力,真没想到在村里的政务服务驿站就能办业务,我凭身份证10多分钟就办出了营业执照。”10月29日,在河东区相公街道张沙兰驿站,手捧刚刚打印出的金属材料销售营业执照的村民刘鑫兴奋地告诉记者。他早就听说营业执照可在村里办理,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就近来到该驿站。更令他意外的是,这里不仅可快速办理营业执照,还能通过帮办代办员与区级政务服务中心对接,协助完成公章的免费刻制。村级政务服务驿站的自助设备秒批秒办让刘鑫竖起了大拇指。通过预约上门服务,梅家埠街道干沟渊驿站点的帮办代办工作人员来到残疾人王某家中,使用掌上慧残宝App轻松完成轮椅申请,在家里就享受到“驿(一)站办”的优质服务。
为民服务在路上。最近河东区村级政务服务驿站的人气很旺,申领低保、审批宅基地、办理老年优待证……深化“放管服”改革,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诸多事项,在这里实现了一站式办理。自今年6月,该区创新实施政务服务下沉“驿(一)站办”改革以来,全区将政务服务下沉改革列为“一把手”工程,服务向村一级延伸,在村级设立政务服务驿站,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诸多事项,在这里可实现一站式办理,打造出“网点有半径、服务零距离”便民服务河东路径。据区政务服务中心负责人何建方介绍,驿站试运行共涉及全区11个镇街、42个部门,现总办件量已突破5000件,下沉事项平均减少办事环节20%,审批时限压缩40%以上,办理业务时限平均压缩50%。
场所通民心,服务大厅建到村民家门口。围绕打造“三公里政务服务圈”,该区因地制宜整合资源,依托村居社区服务站点等场所,统筹基层税务、供电、卫生院等现有场所资源,把村级文化中心、村级卫生室等有效整合,还建立企业服务中心,村民只要到驿站点就可以办所有事。全区以此规划打造100个村级政务服务驿站。在建设标准上,按照“便民、高效、贴心、舒适”原则,以“六有一能”(有场所、有人员、有制度、有网络、有设备、有经费、能办事)为基本要求,设置多功能区,配备等候椅、饮水机、EMS寄递箱等便民设施,统一驿站标识、名称,打造布局合理、区域整齐、标准统一、设备完善的“一站式”政务服务阵地,为群众就近办事提供规范、透明、高效、便捷的便民服务平台。为强化数据赋能,打造“最强大脑”,依托山东省政务服务平台,加快区、镇、村三级“一张网”,投入500余万元用于一窗受理、秒办秒批、RPA智能助手等软件开发建设,推进职能部门与村级政务服务网点网络互联,打破“信息孤岛”。明确驿站设备配置清单,首批投入370万元为41个示范站点统一配备电脑、复印机、智能自助终端、高拍仪等电子设备,进一步提升智能化政务服务水平。
该区全面梳理政务服务事项,公布《河东区村级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梳理31个部门977项可下沉事项,其中一链办事项170项、高频事项122项。按照“成熟一批、下放一批”思路,分批次下放。对标“提交材料最少、表格最简、环节最优、时间最短”,深化流程再造,所有事项逐项编制办事指南,明确材料清单、办理时限、申报材料、审批流程,确保下沉事项要素齐全、内容精准、简单明了、实用性强,让群众办事“一看就懂、一填就准、一审就对、一次办好”。同时,推进套餐式服务,强化事项联办,将区政务中心170项“一件事”场景式套餐服务整体纳入“驿(一)站办”范围,实现“一次申办、一次告知、一套材料、一次办好”,推动服务模式由“事项供给”向“场景服务”转变。
让乡村振兴更有活力,把便民服务办到群众心坎上。瞄准打造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政务服务品牌,该区整合镇街政务服务人员、村居“两委”干部、城市社区工作者等人力资源,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多渠道建立专业化、职业化驿站点服务队伍。同时,积极推动服务队伍由“专科型”向“全科型”转变,确保高频事项熟练掌握、精准操作,其他事项应知应会、当场办理,全面提升驿站队伍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目前,已建成45个示范点、完成专业服务人员配备百余人。定期举办政务服务标准化、文明服务礼仪、政务服务事项网上梳理、系统应用、工作现场会等培训活动,推出“一帮到底”业务服务,委派区政务中心“一窗受理”专区代办人员,按照“一对一”模式,每人对接一个驿站示范点,提供线上业务指导和线下“预约上门服务”,打造一支“人人都懂所有业务,所有业务人人都懂”的政务服务队伍。
新闻推荐
减负不减质 提质有新措 临沂第三十二中学 “减负提质”在行动
临沂第三十二中学自秋季开学开始,积极探索减负新形势下提质的路子。依托市、区教育局制定的减负举措,本着“减负不减质,减负...
临沂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