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报融媒记者 孙云 通讯员 杜勤利
他潜心科研,心系“三农”,一年中多数时间在基层服务,养殖基地、合作社、饲料基地……随处可见他忙碌的身影,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他是备受学生喜爱、基层农牧民欢迎的好老师。他就是临沂科技职业学院动物医学专业老师万建美。
万建美,博士,主要从事动物营养与饲料配方设计、畜禽养殖技术、饲料添加剂和动物营养保健品等相关领域的技术研发。曾构建完成“提高母猪产仔数的‘配方-饲养-管理’一体化养殖程序”和“断奶仔猪无抗低锌饲料配方与配套饲养技术”。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发明专利1项,参与《现代养猪生产技术——告诉你猪场盈利的秘诀》《猪群健康管理》和《猪和家禽营养试验实用指导手册》3部学术著作的翻译。
初入行业 三年事成
2009年,万建美硕士毕业后,怀着对畜牧业的憧憬和向往与山东畜牧业初次结缘,从那之后,他开始了畜牧业技术研发工作,探索出理实一体的科教兴农之路。
工作期间,由于表现突出,2010年作为“苏北引进人才”他进入徐州一家饲料有限公司工作,历经品管和市场销售调研等工作后成为猪料产品经理。从事猪饲料产品的技术研发工作2年期间,他始终坚持教学与科技服务并行,在工作中感受到了自身知识贮备和行业经验的不足,于2012年考入四川农业大学攻读博士。
行业的进步离不开科技创新,尤其是畜牧饲料行业,更需要加大科研创新力度。当他想到食品安全问题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困扰时,他就开始刻苦钻研,探寻创新之法,不敢有丝毫懈怠。工作之余,除了完成课程和博士论文相关的课题,他还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养殖基地、合作社、饲料厂等基地实地考察学习,了解畜牧行业的每一个生产环节和操作细节,对于出现的问题积极寻找应对之法。经过反复研究,他在无形中练就了一套实用的专业文献资料检索和阅读技能,也因此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
他以身传教,将自己积累的经验与朋友们分享。他说:“经验财富不能像珍宝一样珍藏,只有在相互交流中才能增值,通过相互交流分享让知识流动起来,才能不断更新自我。”
理实一体 发展创新
“在很多人眼中可能会觉得搞研发是一项让人感到乏味、枯燥的工作,然而当你真正深入其中,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时,你就会感到由衷的高兴和满足。”万建美坦言长期的研发工作并没有让他感到厌倦,反而乐在其中。2017年9月,万建美再次回到山东,进入山东一家农牧集团从事饲料和养殖技术研发工作。他专注于母仔猪营养的研究,常年以公司的饲料厂和猪场为家,致力于在生产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立项研究问题,从而提供解决方案。
2018年10月至12月,他赴欧洲荷兰规模猪场一线学习欧洲的无抗养殖技术和饲料配方技术。回国后,他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和企业之前的研发基础形成了适合公司自身情况的两项关键技术:提高母猪产仔数的“配方—饲养—管理”一体化程序1套;乳仔猪“无抗低锌饲料”配套饲养技术1套。通过以上两项技术体系,为企业响应国家饲料禁抗政策导向,为实现无抗绿色猪肉生产提供了技术保障,建立断奶仔猪无抗饲料配方3至4个。
科教兴牧 大有可为
辛勤的努力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多年以来,万建美不但个人能力获得了快速的成长和提高,在工作上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虽然在技术研发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多年的工作中,他深刻体会到生产一线技术工人的匮乏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企业自主培养和社会招聘只能解决一时的燃眉之急。于是,他开始思考畜牧产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问题,并尝试构建生产一线技术人才的速成培训方案。
2019年,得知临沂科技职业学院的招聘信息后,觉得这是一个极好的培养畜牧行业急需人才的平台,万建美通过应聘成为临沂科技职业学院动物医学专业的一名教师。
入职临科以来,他始终坚守在教书育人第一线,承担了动物科学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任务。他积极带领教师团队开展教学改革、“双一流”建设、畜牧学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努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他深知,畜牧行业必须可持续发展,技术持续更新时不我待。
站在新的起点,万建美始终坚信,投身畜牧行业的教学工作,服务广大学子,服务畜牧行业,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所为。
新闻推荐
“天使仁爱基金”签约捐赠暨定点医院揭牌仪式在临沂市人民医院北城新区医院举行
本报讯(临报融媒记者孔令华通讯员杨学岭薛中豪)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保护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关心关爱临沂...
临沂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