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友党员参加主题党日活动。公司组织的支部活动让孙运朋找到了“家”。
在各工地间流动的建筑工人不仅能找到党组织,还能按时上党课、参加主题党日活动;无需工人自己催问,工资就会每月按时发到单独的银行卡上;党员在亮身份、起作用的同时,还可以带着更多工友一起争当模范……这些听上去似乎有些“理想”的目标,在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的各个项目工地上,早已一一成为现实。它们为何能够实现呢?这还得从该公司各级党组织打造的“工友党员驿家”说起。
打工者感觉有了“家”
在建筑领域工作了13年的孙运朋,先后在多个城市的建筑工地辗转过,但无论收入高低,一种在外的漂泊感一直伴随着他。这是因为,在他之前打工的地方,“党员既没有支部活动,也没法接受学习教育;我的组织关系在老家临沂,但我又不可能回去参加党建活动。”直到来到中建八局二公司后,这种“漂泊感”才渐渐地离他而去——“没想到,公司居然把我们在外的流动党员都组织起来了!”
经过数年的历练,孙运朋目前已经成长为中建八局二公司遥墙安置房项目劳务队长。他告诉记者,前几年,中建八局二公司党委就组织排查了各个劳务分包队伍里的流动党员,让工友党员亮明身份;之后再以二级区域公司党总支为单位,将区域内所有项目的工友党员进行集中管理。“就像工地上建起驿站一样,我们工友党员也有了组织并能接受管理,可以说实现了‘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
2018年6月8日,中建八局二公司首个“工友党员驿家临时党支部”在济南经十一路保障房项目成立,两年多来,像孙运朋这样的工友党员,在整个公司已经有102人。
今年“七一”的一次主题党日活动,让孙运朋进一步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党员的责任。在上完党课后,中建八局二公司组织数名工友党员来到大峰山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参观学习。“我们在纪念馆共同回顾了党的光辉历史,接受了一次生动而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我也要传承这种革命精神,不忘初心,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作出贡献。”
党员带着工友比学赶超
“正月初三中午我们接到通知,当天,我们的30多名工友党员‘战疫’突击队就分别从北京和郑州的机场飞赴深圳,晚上下了飞机直奔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应急院区的现场……”10月12日下午,回想起1月27日那天的经历,中建八局二公司工友党员谭双剑依旧历历在目。
当天,作为防疫预备站点的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发来求助信号,表示急需一批技能熟练的智能安装工人。中建八局二公司随即迅速组建起了一支专业应援的工友党员突击队。“我们应该是复工后第一支到达工地的施工队,主要任务就是为临时医院铺设电路”,谭双剑说,为了让园区的电线线路尽早接通,到达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应急院区后,工友们几乎一点休息时间都没有。“我们当时就是在‘白加黑’地工作,根本没有停下来睡觉的时间,太累的时候最多在现场眯一会儿;大家都在争分夺秒,我们早完成几分钟,也许就能助力医务人员多抢救一个生命。”当时,谭双剑和工友们一共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应急院区工作了8天。据之后大略统计,8天时间里,他们一共铺设了100多间病房的电线线路,“总长度应该有几万米吧”。
“我们成立‘工友党员驿家’的初衷,就是想唤醒工友党员的责任意识和先锋意识,让党员亮身份、能学习、起作用。”中建八局二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张慧介绍。从现实情况来看,不仅是在战“疫”时期,责任意识、先锋意识早已在不少工友党员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早在2018年,作为中建八局二公司“青年创新创效团队”的一员,工友党员孙彪就在超大网架风管安装过程中,创新使用钢板钩辅助方钢和网架腹杆,在净空40米处搭设施工平台,极大提高了施工效率。中建八局二公司绿地山东国际金融中心项目总工程师郭强告诉记者,孙彪被评为“中建八局优秀共产党员”。
作为项目总工程师,郭强自身也在超高层建筑技术领域有着诸多建树。在他和孙彪等人的引领下,目前,中建八局二公司已有12名工友党员加入了所在项目的创新创效团队,带动更多工友共同比学赶超。
工资足额下发“妥妥的”
今年33岁的张三耀是湖南郴州人,目前是绿地山东国际金融中心施工现场钢结构负责人。把党支部建在项目工地上,对于他和不少一线员工而言,更多地是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让他感受到这种温暖的,很大程度上源于工友工资足额发放制度的推行。有了这个制度,每月10日之前,无需张三耀操心,也不用过多询问,近万元的工资就会准时足额发放到他的工资卡上。
张慧告诉记者,2018年11月,在各个项目党支部的积极建言献策下,中建八局二公司在建的绿地山东国际金融中心项目,开始试水农民工工资足额发放制度。中建八局二公司作为总承包方,与开发商、银行签订三方协议并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专用账户;随后与分包单位签订委托代发工资协议,委托中建八局二公司代发工资。之后,张三耀等工人的工资就可以绕开分包单位按时发放——当时,这种做法在济南成为首创。
作为一双儿女的父亲,张三耀是家里的“顶梁柱”,他说,“以前工作过的项目不仅发放工资不按时,还出现过拖欠工资的情况,一旦家里急用钱还需要借钱。”而现在,再也不用为日常用钱发愁的张三耀很是感慨:“项目党支部就像工地和我们工人间的桥梁,工人诉求能及时解决,生活也有保障,我们每天工作起来都充满了干劲。”
(济南日报融媒报道组 王宝静 赵晓明 刘文忠)
更多内容,请扫描二维码观看。
新闻推荐
□记者纪伟通讯员李甲报道本报临沂讯10月14日,记者从临沂市城管局获悉,从2010年全国革命老区中第一个通过住建部数字城...
临沂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