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临沂 今日蒙阴 今日莒南 今日平邑 今日费县 今日兰陵 今日沂水 今日郯城 今日沂南 今日临沭
地方网 > 山东 > 临沂市 > 今日临沂 > 正文

临沂剪纸艺术大师王滨: 一把剪刀 裁出民间瑰宝 七十余载 志在艺术传承

来源:临沂日报 2020-09-07 10:21   https://www.yybnet.net/

今年85岁的临沂剪纸艺术大师王滨,6年前曾被授予中华剪纸“终身成就奖”,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70余载,至今仍躬耕不辍。如今,他又开始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构思创作主题剪纸。

一把剪刀,70多个春秋,剪出平凡而多彩的人生!

造型刀法出神入化 剪纸艺术推陈出新

与鞋头花、馍馍花、枕头花、窗花等传统剪纸不同,王滨老师的剪纸是现代剪纸。

“剪纸艺术根植于民间,现有传统剪纸和现代剪纸之分。传统剪纸的元素多为花鸟图案,寓意吉祥如意。”他说,现代剪纸是在传统剪纸的基础上产生的,在风格上不失传统剪纸的艺术风貌,但是现代剪纸作品有主题思想,反映人民的生活和时代精神。

现代剪纸创作的理念来源,与王滨老师早年的经历分不开。1963年,他被推荐参加省剪纸创作研究班。“当时这个班全省只选了16个人,可以说集合了省内的剪纸高手。”王滨老师说,在剪纸创作研究班,他开始思考剪纸创作的意义。

1964年,王滨老师被选调到省艺术馆,为国家对外文委筹办山东民间剪纸出国巡回艺术展。当时接触到全省各地的剪纸作品,他开始了解学习省内各地的剪纸风格,特别是胶东的剪纸风格。此外,王滨老师还参加了《山东省民间美术晋京展》筹备工作,赴省内各地征集民间工艺美术品,有机会了解全省民间工艺美术品的基本面貌。

这些经历也体现在王滨老师的剪纸作品中,为创作沂蒙特色剪纸打下了基础。在《水浒人物一百零八将》等剪纸创作中,王滨老师吸收了民间传统文化丰富的形象内涵,在造型和刀法上大刀阔斧、出神入化,从有法到无法,把民间艺术的传统魅力转化为现代剪纸语言符号。

王滨老师还借鉴中国画的传统装裱技法,把大型剪纸作品反放在布面上喷水展平,然后将剪纸正面粘封四边,成功创作了剪纸反裱法,装裱出一幅幅剪纸作品。

《你是灯塔》《沂蒙小调》《沂蒙山上》《沂蒙颂》《英雄孟良崮》等现代剪纸作品,极具沂蒙红色文化特色,反映了沂蒙精神的丰富内涵,在全国各大展览中获奖无数。《和谐十艺》《福孝清廉》获山东省工艺美术精品展特等奖。《和谐十艺》《龙凤呈祥》2件作品参加2013年第二十回北京中韩等23个国家书画名家作品国际联展。

2014年,79岁高龄的王滨老师被中华文化促进会授予中华剪纸“终身成就奖”。他说,他把自己比作京剧舞台上翻筋斗云的演员,不能因为获奖就停止演出,艺术无止境,追求不停步。

王滨老师的座右铭是“艰难地向前推进”。“之所以说艰难,是因为创作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好的主题、好的艺术手法都需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的构思。”他说,只有在艰难中前进,才不会被困难压倒。只有不惧困难,方可推陈出新。

演绎布上乾坤 传承民间艺术

采访中,王滨老师向记者展示了他十多年前的一幅剪纸作品《丹凤朝阳》,该作品在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博览会上荣获2007年“百花奖”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银奖。

“当时就有专家表示,把剪纸与民间彩印花布的创作设计与制作有机嫁接,是该作品成功的关键因素,它完全可成为民间剪纸艺术走向市场的典范之作。”王滨回忆说。

“小时候,家里有个包袱就是彩印花布的样式,我们都管它叫‘包袱皮’。”王滨老师说,工作后,在民间走访调研学习的过程中,他发现剪纸和花布有共通的地方。

能不能把剪纸作品的造型印到布上?民间印花布的技法能不能运用到剪纸中?答案是肯定的。

从上世纪60年代起,在恩师叶又新的带领下,王滨老师开始在各地搜集蓝印花布和彩印花布,一直到今天,这项工作还在继续。每次收购回来,他都会将花布上的图案复制下来,进行保存,反复研究。他从民间手艺人印花布的技法中获得启发和灵感,并借鉴丝漏版画的技法,将蓝印花布、彩印花布与丝漏版画结合。剪纸遇上蓝印花布,演绎出多彩的布上乾坤。

传统不等于墨守成规,民间艺术来源于本土,但是艺术家应该意识到创新的责任。在多年的剪纸艺术实践中,王滨老师深谙这个道理。

起初,他收集来的花布要整理加工手工刻板,彩印花布因为颜色多,需要多次刻板。现在,他让孩子帮忙,利用电脑制版,提高了效率。王滨老师笑称,在江北,自己是收藏蓝印花布的“大户”。目前,王滨老师的蓝印花布存量近200件,彩印花布收藏了四五个品种,其中,彩印花布《福寿双全》等2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5件作品被中国农业博物馆收藏。

在王滨老师看来,剪纸、蓝印花布和彩印花布是民族的,传承显得尤为重要。下一步,他计划给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临沂大学等高校捐赠蓝印花布和彩印花布作品,用于教学。他说:“艺术只有传承下去,才能发挥其价值。”

此外,王滨老师一直致力于将剪纸作品、蓝印花布和彩印花布推向市场,让更多人了解民间艺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研创的“剪纸艺术瓷盘”和“剪纸翻裱法”及近年来的“剪纸丝漏彩印壁挂”,把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相结合,给民间艺术注入了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多年来,王滨老师把剪纸艺术应用到印花布的探索创新中,颇受著名画家韩美林先生的赞许。山东省文联主席潘鲁生曾给他题词:“民间艺术保护神。”

“现在我的徒弟们在致力于创作现代剪纸、蓝印花布和彩印花布艺术表现形式的同时,也在积极传播剪纸文化和蓝印花布、彩印花布文化。”王滨老师说,徒弟们也有了自己的小徒弟,艺术得以传承,是他最欣慰的事情。

文/图 临报融媒记者 郇恒雪 朱武涛

新闻推荐

沂蒙精神展馆上海开馆 ◆设置六个板块,展示沂蒙老区光辉历史◆成复旦大学等9所院校现场教学基地

□记者杜辉升报道本报上海9月4日电今天上午,沂蒙精神展馆在上海开馆。展馆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沂蒙精神为出发点,按照...

临沂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沂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临沂剪纸艺术大师王滨: 一把剪刀 裁出民间瑰宝 七十余载 志在艺术传承)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