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上午,记者走进兰山区兰山街道西关农贸市场,看到整个市场熙熙攘攘,热闹红火。在市场入口处,巨大电子屏上显示着抽检的蔬菜水果农药残留数据。在每个摊位上方分别挂着小电子屏和食品安全信息公示牌,商家所售商品的来源、生产日期、价格以及健康证、食品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等信息一目了然。
“这里商品种类齐全,蔬菜、水果、肉类新鲜,价格、食品安全信息透明,我们附近居民来购买也十分方便。”富民小区居民李女士说。
80后经营户王斌从事的是牛羊肉销售生意,他的父亲从1998年该农贸市场建成后就在这里摆摊,到王斌已经是第二代了。随着生意的扩大,他在半程镇建立了养殖场,实现牛羊肉自产自销。“近几年市场的软硬件设施不断提高,经营环境逐渐改善,我们经营户的生意也越来越好。”王斌说。
居民得方便,经营户得收益,西关农贸市场发挥了惠民、利民、便民的重要作用。
市场的不断发展得益于西关社区的不断投入以及近几年文明创建工作的积极开展。据市场经理管海坤介绍,市场现有摊位120余个,服务半径约4公里,服务居民3万余人,有农副产品160多个品种。“今年7月,我们投资40万元,为120余个商户门前全部安装了电子屏,由商户每天及时更新上传商品来源、价格等信息,实现直观化、动态化,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管海坤说。
为方便商户及居民如厕,今年创城工作启动以来,按照创城标准,市场投资10万余元新建一处公厕;对市场周边1200平方米的道路进行硬化,彻底改变了此前道路坑洼不平的情况;对面食区经营户墙壁统一安装扣板,不仅干净卫生,而且减少了消防隐患。此外,市场还制作了30余个活体广告牌,不定期更换宣传内容,创造浓厚的创城氛围。
2018年以来,西关农贸市场进一步规范市场建设,提升整体建设水平。采购农药检测残留快检设备,配备专职人员,实现每日检测、数据及时入网,不合格产品严禁入场;对市场台面、照明线路等10多个项目进行全方位改造。
民以食为天,消费者最关注的是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近年来,西关农贸市场不断推进食品放心工程建设,加强对生鲜食品的管理,加大对“三无”产品的打击力度和日常检查监督力度,建立了“市场巡查制度”“销售食品质量承诺制度”“食品安全信息公示制度”;定期对市场管理人员和经营户进行健康查体,营造放心的消费环境。2019年,西关农贸市场荣获“省级食品安全管理规范化农贸市场”称号,这是兰山区唯一获此荣誉的农贸市场。
“围绕打造让市民放心的‘菜篮子’,我们从环境卫生、信息公示、农残检测等方面层层把关,管理、食材、品质升级,让百姓吃上放心菜,感受到创城带来的新变化。”西关社区党委书记郁新闻说。
□临报融媒记者 朱剑锋 靖海汀通讯员 王铁军 李凤廷
新闻推荐
本报8月25日讯(临报融媒记者李晖)“七夕”之际,临沂市优秀青年职工相亲联谊活动(红领书记专场)成功举办。活动现场,来自全市机...
临沂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