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十七中的学生们正在学校的创客空间内动手创造,小发明、小创造同样也是智慧校园建设的一部分。(资料图片)
临沂十七中的智慧课堂教学。(资料图片)
“同学们,今天我们这堂课的内容是《二元一次方程组》。”今年4月9日,临沂十七中数学老师曲本章给学生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数学课。之所以说别开生面,是因为曲本章并没有像以往那样通过板书、教学大纲等传统模式授课,而是运用了科大讯飞提供的智慧课堂平台,所有的教学内容全部在“大电子屏”与“小平板电脑”之间交流互动,这种新模式突破了常规教学的限制,课堂教学生动高效。
据曲本章老师介绍,他在课前会先将预习的微课、练习推送给学生,通过作业平台及时收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对错题录制微课进行讲解,学生根据自身掌握情况观看老师分享的习题讲解微课。课中及课后,老师会推送习题巩固检测,及时通过大数据获取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更具针对性的对比讲解。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做到了老师针对性的教、学生个性化的学。
曲本章的这节数学课是临沂市持续推进“智慧教学”的一个缩影。目前,推进信息化、人工智能化教学已逐渐成为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近年来,临沂市把“智慧校园”建设作为推动教育转型升级、内涵发展的重要抓手,以信息化助推教育现代化的实现。据了解,目前,智慧教育云平台已基本覆盖全市1700所中小学。
据悉,自2016年开始,临沂市就专门组织专家团队对智慧云平台建设方案进行论证,达成了政府、企业、教育“三方合作”共识。2017年1月,临沂市按照“统招分签”形式,与拓普公司签署了5年合作协议,确定由政府出资购买教育云服务。目前,临沂市已有教育部信息化试点学校1所、中央电教馆“百所数字化校园”试点学校1所、省级区域综合试点学校6所、市级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实验学校200所,一大批学校被评为教育部及山东省教育信息化优秀试点学校。2019年3月1日,山东省教育厅公布了首批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市、县(市、区)和试点学校,临沂等四市成为山东省首批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市,临沂杏园小学、临沂九中等115所学校名列试点学校之中。
建设是基础,应用才是关键。三年前,临沂市教科研中心在拓普公司成立教育教学研发中心,从全市首批筛选500名优秀骨干教师,组成名师建设团队,集中开发精品课件、精品教案、趣味微课等课程资源,并聘请高校专家对这些课程资源进行审核,确保了课程的实用性和优质性。在3年的时间里,课程资源建设从1.0版逐步升级到4.0版,重点针对学生的学习重点、难点和易错点制作微课,同步延伸到精准练习组卷和学业测评。目前,临沂市已开发优质课1.48万节,精品微课9207节,引进课程资源213万余份。通过优质课程开发、教师全员培训、学生使用的个性化建设,实现了教学研的深度融合。
谈及临沂市的教育现代化愿景,临沂市教育局局长尹传斌表示,下一步,“临教人”将继续坚持以科技为先导,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力争到2020年将所有学校建设成为“智慧校园”。
◎新闻延伸
◇什么是“智慧校园”?
智慧校园指的是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化的校园工作、学习和生活一体化环境,这个一体化环境以各种应用服务系统为载体,将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进行充分融合。2010年,在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中,浙江大学首次提出建设一个“令人激动”的“智慧校园”。这幅蓝图描绘的是: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务治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方便周到的校园生活。2018年6月7日,国家标准《智慧校园总体框架》发布。
◇“智慧校园”特征?
一是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全面的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基于角色的个性化定制服务;
二是将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服务融入学校的各个应用与服务领域,实现互联和协作;
三是通过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学校与外部世界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和相互感知的接口。
新闻推荐
□临报融媒记者徐启超孙晓光通讯员陈凯华汪玲玲崔传磊立足优势,强化品牌引领;培育新型农民,加强人才支撑;以项目建设为驱动,推...
临沂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