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临沂 今日蒙阴 今日莒南 今日平邑 今日费县 今日兰陵 今日沂水 今日郯城 今日沂南 今日临沭
地方网 > 山东 > 临沂市 > 今日临沂 > 正文

柳琴戏演员刘莉莉: 择一事,终一生

来源:山东商报 2019-05-01 10:02   https://www.yybnet.net/

“你呀,三岁就能跟着我哼哼戏了。那时候,团里排现代戏,你听得多了就跟着我唱……”刘莉莉的母亲曾这样告诉她。当年3岁的刘莉莉如今成长为国家一级演员、柳琴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梨园之家的耳濡目染、父亲在艺术上的悉心引导、艺校的专业训练、入团后打磨锻造共同成就了一个对柳琴戏心无旁骛的演员。

她,苦练基本功;她,掌握诸多传统戏;她,长于戏曲突破和创新。身为戏曲小剧种演员,不仅对柳琴戏倾注了所有的时间与经历,更将保护、传承、传播柳琴戏当做自身责任。记者焦腾

梨园世家,能文能武

出身于梨园世家,从小的耳濡目染让刘莉莉对戏曲有着一种天生的亲近感和熟悉感,最终,这种亲近感和熟悉感成为她的职业引领。

12岁,刘莉莉考入临沂市艺术学校,四年的时间里学习了《休丁香》《姊妹易嫁》《潘必正与陈妙常》《秦香莲》等剧目;16岁,进入临沂市柳琴剧团。“受父母的影响,我从小喜欢听、喜欢看柳琴戏,可以说是伴随着柳琴戏长大的。我父亲是我们团里第一个国家一级演员,他对我的影响十分深刻。”刘莉莉告诉记者,在她艺术之路上,绕不开的便是父亲的帮助、支持和引领。

在刘莉莉心中,父亲是英雄式的人物,除了不演旦角,什么行当都能演,是“无所不能”的演员。“父亲曾参加过文化部举办的第三期培训班,在那里学了很多戏曲组合。重点是,他并没有学生角,而是学旦角的戏曲组合,比如,折扇、水袖等,目的就是回来教给我,而我通过父亲学会了诸多戏曲程式。”刘莉莉说。

1986年,刘莉莉从临沂市艺术学校毕业,进入临沂市柳琴戏剧团。两年后,她接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出大戏、现代戏《风流母女》。值得一提的是,该剧并不是柳琴戏的剧本,而是锡剧本子,18岁的刘莉莉对锡剧并不了解,对该剧的表演有些摸不着头脑。另外,刘莉莉在艺校里学了传统的四出戏,没接触过现代戏。“我父亲认为第一个戏打不好基础,以后表演很容易就走歪了。他带着我自费去锡剧院学习。我们看了一场演出,女主角表演真的很好,现代戏中融入了传统戏曲程式表演。父亲就说最好是能让她教教我重要场次的身段表演。可是,女主角并不教给我。”刘莉莉说,最后想出用“易技”的方式,将自己戏曲传统折扇组合和女主角主要场次的身段表演进行交换,终于得偿所愿。

实际上,刘莉莉参加红梅杯比赛获最佳表演奖、第一届山东戏曲名家展演等各类演出,都有父亲的陪同,父亲同时担任艺术指导、演出“管家”。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在剧团组织中青年业务展示之际,父亲特意给刘莉莉排了一出京剧《穆桂英探谷》,把柳琴戏的唱腔完全融进去。父亲要求她要文武兼备,作为一个好演员,要能武、要能唱。

“从小练了四年的功,但之后一直演文戏,也没演过武戏。角色要扎靠,耍枪、拿马鞭、走翻身、下腰。为了这部剧,又把功恢复了一下。实际上,最早练走翻身老想吐。”刘莉莉告诉记者。

220场《沂蒙情》成就经典角色

2011年10月10日,《沂蒙情》第一场公演;2013年,《沂蒙情》获得了“第十四届文华奖——优秀剧目奖”,刘莉莉凭借在戏中的出色表演拿到“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表演奖”;同年,《沂蒙情》获得第六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戏剧类表演作品奖”;2015年,刘莉莉又带着《沂蒙情》拿到第二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沂蒙情》在现代戏的基础上,不仅融入了传统程式表演,而且融入现代舞蹈。不管是年轻还是年长的观众都觉得很新颖好看。一般的现代戏基本没有传统程式表演,没有太多的“动”,但是《沂蒙情》中刘莉莉饰演的山杏始终在音乐中舞动着。山杏从第一场开始便穿着3套服装在里面。因为时间原因,来不及穿,只能一套套脱。头饰换不完,戏装脱不完时就需要她唱导板了。

2015年,《沂蒙情》参加梅花奖竞演,导演梅晓对山杏这一角色进行再次加工。“导演在原来的基础上,融进去好多表演,山杏需要更多地边跑、边唱、边演。对演员有很大的挑战。”刘莉莉说。

《沂蒙情》体现沂蒙女人的坚强坚韧、无私奉献,也就赋予了山杏很多感人情节和魅力,演员就要将人物的肉体和灵魂一起演绎出来。目前,刘莉莉已经演了220多场,也哭了220多场。“本身唱腔、台词很感人,会不由自主地流眼泪。演员哭不能大哭、眼泪掉下来还需要唱。该爆发的时候要爆发,该忍的时候要忍,情感宣泄需要把握好火候。”刘莉莉说。

在各类表演中,刘莉莉能够快速地捕捉人物特点,根据导演要求完成角色表演,这背后是她的天赋与付出。值得一提的是,刘莉莉还有戏曲绝活,比如打花舌。“我从小在艺校里就开始练,所以就很自如地打出来了。其实,学习这个技巧是因为我母亲。她曾经排过一出《济公传》,饰演的狐狸仙会用到这个技巧。而我演闺门旦和大青衣,行当不一样,但母亲要我学会柳琴戏特有的打花舌。”

刘莉莉记得在《沂蒙情》里面用了两次打花舌,其一是高高兴兴出嫁时的山杏;其二是山杏往家跑去穿上嫁衣等着满堂回来。“这是一头一尾,用了两次,只要每次用这个技巧,下面就会有叫好的观众。”刘莉莉说。

传承,一直在路上

专业的训练让刘莉莉的表演技艺日臻成熟,不仅表演质朴细腻,而且唱腔委婉优美。她在《沂蒙情》《王宝钏》《白玉楼》《沂蒙魂》《又是一年桃花开》《崔家沟》《牧羊圈》等几十出传统戏和现代戏中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角色。同时,刘莉莉也带着诸多柳琴戏剧目去到世界各地演出。

目前,刘莉莉在临沂艺校带柳琴课的学生,同时,也在团里面带三个学生,徐荣、王守艳、陈瑞斌。值得一提的是,王守艳、陈瑞斌曾获得山东红梅杯大赛分赛区一等奖,徐荣获得二等奖。其中,陈瑞斌是艺校毕业的。徐荣、王守艳都是声乐转戏曲。

“从表演上看,唱腔没问题,最难的是身段表演,因为没有戏曲基本功。走台步、圆场都太需要基本功了。比赛前,我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地去教,口传身授。唯有戏曲演员是最不容易的,需要唱念做打武、手眼身法步全部掌握,同时要融入到人物当中去。”刘莉莉表示。

去年,临沂市成立了以“刘莉莉”名字命名的沂蒙红色文艺轻骑队。巡演、戏曲进学校,将戏曲送到偏远地方。“我们就以分队的形式,将戏剧、歌舞等综合起来,一辆小中巴我们就可以送戏下乡了。”刘莉莉说。

演戏先做人,刘莉莉对父母、戏曲前辈怀有敬畏感恩之心。在刘莉莉看来,他们为她提供了专注戏曲艺术的可能,让她能够永远专注下去。

“面对人物,不要去演你自己,要去演人物、走入人物的内心。作为一个演员,对戏曲要专注,进入这一行,就注定是要做一辈子的。”刘莉莉说。

新闻推荐

以研促教 以教促学 临沂第十三中学扎实推进教学教研工作

每一次的培训学习,都饱含着憧憬与期待;每一次的研修活动,都收获着惊喜与激动。自开学以来,临沂第十三中学高度重视学校的教学...

临沂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沂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柳琴戏演员刘莉莉: 择一事,终一生)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