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新闻 蒙阴新闻 莒南新闻 平邑新闻 费县新闻 兰陵新闻 沂水新闻 郯城新闻 沂南新闻 临沭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临沂市 > 蒙阴新闻 > 正文

绿色发展绘出美丽乡村新画卷

来源:大众日报 2018-05-10 04:27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王爽

本报通讯员朱沙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目前,从村容整洁到生态宜居,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山东很多村庄逐步褪去“脏乱差”的面貌,以“生产美、产业强,生态美、环境优,生活美、家园好”的形象呈现在人们面前。

绿色发展,拓宽生态富民之路

“这几年,有了农行50万元融资增信贷款的扶持,农场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成功注册‘菜生野\’无公害农产品品牌,2017年实现纯收入50万元。同时,还带动周边2000余户农民增收致富。”利津县皓月家庭农场经理张建利说,“今年,我们农场将重点发展400吨黄秋葵开发项目,预计实现收入300余万元,安置社会用工20余人,努力打造集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家庭农场”。

李瑞领的天蒙山庄,地处5A级景区蒙阴县蒙山国家森林公园附近的百花峪村,一到节假日经常游客爆满。李瑞领想扩大经营规模,但资金短缺成了最大难题。当李瑞领了解到农行蒙阴县支行开办了“农家乐”贷款时,立即去申请。农行经过调查后,不到一周时间就发放了10万元“农家乐”贷款。

4月15日,高密市醴泉街办康庄社区五龙河农场内,春意盎然,游客络绎不绝。“我们这里集农事活动、自然风光、科技示范、休闲娱乐为一体,吸引各地游客前来体验,称得上是一个完整的‘新六产\’业态!”五龙河农场总经理冯坤介绍。

农场立足于发展现代农业,由于投资大、见效慢、回报周期长,不可避免地遇到资金短缺难题。“当时农业银行知道我们的情况后主动到农场进行考察,并提供了180万元贷款支持,真是解了燃眉之急。”随后该农场建起了20个现代化标准大棚,开启了发展观光农业的步伐。

化害为利,垃圾变能源

垃圾围村曾经是很多地方建设美丽乡村过不去的坎儿。如今,这一难题正在山东乡村被破解。4月12日,一场小雨过后,邹城市峄山镇的空气格外清新。峄山镇贾洼村东北角有座唐王山,村民习惯称之为北山,北山南麓有个生活垃圾处理场。

以前,说起北山的垃圾场,附近村民意见很大。“晚上关着窗户,都熏得睡不着觉。”“把这里的水都给污染了,只能到村里建的净化水站打水喝。”

面对群众的呼声,邹城市花了很大的物力财力进行整治,该市市容环境卫生局环保中心购买密封垃圾车,建设污水处理站,对填埋区采取雨污分流措施,设置防飞网,通过一系列整顿,垃圾场环境有所好转。

但是,要彻底解决垃圾场污染,就要淘汰落后的垃圾处理方式。2015年,邹城市决定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改善居民居住环境。经过竞标,中国光大国际有限公司以综合评分排名第一的成绩中标邹城垃圾发电项目。该项目总投资3.5亿元,可日消纳生活垃圾800余吨。扣除垃圾处理所需电力以外,每年大约上网供电6500万KWH,节约标准煤4.3万吨左右。

农业银行邹城市支行主动承接了光大环保“邹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贷款,并很快得到了上级行的支持,同意为该项目提供2.357亿元的贷款支持。农行济宁分行行长罗秉环表示,垃圾焚烧发电有助于破解农村综合环境治理难题,对于新旧动能转换和美丽乡村建设意义重大。

2017年11月,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成并投运,每天可以消纳生活垃圾800余吨。用发电方式处理垃圾以后,原有的垃圾填满场封场了,空气,回到了以前的清新,当地的水质也改善了。

美丽宜居,乡村“颜值”不断提升

乡村要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近年来,山东切实加强农村生态保护和修复,通过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使万千村庄大变样,农村不再是“回不去的故乡”,而是可以寄托乡愁的故园。

潍坊城郊的虞河公园,微风吹过,湖面上波光粼粼,几只野鸭子在水面上悠闲觅食。谁能想到,两年前这里却是一片又脏又臭的河沟。2017年,虞河下游整治工程正式启动,工程全长21.8公里,重点从截污、引水、持水等方面进行治理。农业银行潍坊分行抽调骨干力量,组建项目服务团队,为该项目设计一体化金融服务方案,最终促成首笔2亿元贷款投放。

春风拂面,杨柳依依;红花绿树,环抱村庄……这里是山东省美丽宜居乡村枣庄市市中区税郭镇上义合村。村支书介绍:“近年来,多亏农行发放农户小额贷款支持,村民们富起来了,盖起了漂亮的大房子。村里投资40多万元绿化、美化,种植各类花木几十种,到了八月,桂花飘香,上义合村才是个名副其实的‘香\’村呢。”上义合村原本是个边远、又穷又小的行政村,在乡村振兴战略春风的吹拂下,该村迅速行动,村容村貌、基础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生产、生活、幸福指数得到了提升,先后被评为山东省美丽宜居村庄、市级美丽乡村。

新闻推荐

淘汰落后生产线,不锈钢织衣“弯道”超车

提到不锈钢,您一定不会和衣服联系到一起。然而在蒙阴县的山东盛和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利用专利技术,把不锈钢拉成比头发丝还细的纤维,然后纺成纱线,制成了服装,使其具备了防辐射、防静电的功能。山东盛和...

蒙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蒙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绿色发展绘出美丽乡村新画卷)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