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阴县加强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乡村各类组织建设,创新治理体系,使之锻造成引领乡村振兴的“火车头”,用组织振兴书写乡村振兴的崭新答卷。
发挥农村党组织“领头雁”和“主心骨”作用
2017年12月28日,蒙阴街道东城村党支部换届,30岁出头的王振勇当选书记。在很多村民眼中,“小王书记”虽然年轻,但思路活、做事稳当。
蒙阴全面夯实基层基础,把农村党支部建成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和“主心骨”,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解决好“有人干事”的问题。去年,全县345个行政村基本完成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共选举产生村“两委”成员1833人,农村致富带头人担任村党组织书记的比例达到80%以上。实施“头雁引领”工程,推行“三有三带”富民强村好支书评选活动;实施村后备干部“递进培养计划”,努力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推行农村干部目标承诺、业绩公示、问责奖惩“三制”管理,调动和保护村干部的干事热情。精准选派四批省市县三级第一书记1338名,助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脱贫攻坚、生态建设全面提升。
实行村民自治,村里的事村民说了算
垛庄镇蒙河村采取自愿组合的方式,把全村325户、1100口人分成17个村民小组,各小组民主推选出1名代表组成村民代表议事会,制定《村民代表议事规则》《村民小组联户责任制度》《村规民约》等规章制度,这些制度一不做牌子、二不上墙,都装在干部和群众心里。村集体每年拿出1万元,对没有违反《村规民约》的小组进行奖励。通过推行村民自治,各项工作透明了,群众心里也亮堂了。蒙河村党支部书记彭长江介绍,以村党支部为核心,引导村民参与村级治理,拆除干群之间的“隔心墙”,村民有了知情权、监督权、管理权和决策权。
从今年开始,蒙阴各村村民只要在家打开电脑或有线电视,就可以查看本村财务。同时,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监督管理,严肃查处侵犯农民利益的“微腐败”,受到群众称赞。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有钱办事”
乡村振兴,出路在干,积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解决好“有钱办事”的问题。岱崮镇马子石社区,过去是一个穷山村,村集体外债达47万元。社区党组织书记闫士照带领社区党员群众,探索出了“1换N”的土地流转新方式,即用村集体一亩好地置换村民几亩山地岭地或河滩,再将山场、荒场统一开发治理。通过“1换N”自造地的方式,村集体土地由原来的20亩增加到460多亩,年均增收8万余元。在此基础上,按照“集体领办、利润分成、户户受益”的原则,成立了旅游合作社,投资200余万元,实施农业观光项目开发,建藕池、虾池,养泥鳅、蝎子,发展桑葚、金钱橡等经济林木,鼓励村民发展农家乐,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生态富民、产业兴村的绿色发展之路。
蒙阴通过盘活集体资产资源、激活土地要素、深化村社共建等方式,建立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发展台账,力争今年村集体经济过3万元、5万元、10万元的村分别达到80%、50%、30%以上。
“以孝治村”树文明乡风,传播正能量
时至中午,常路镇大常路社区的田烈珍拿着两包速食羊肉来到婆婆家,冲泡好后,田烈珍笑着将热腾腾的羊肉端给婆婆,接过儿媳递上的碗,71岁的婆婆薛大贵直夸儿媳孝顺。
近年来,蒙阴秉行“以孝治村”理念,把孝德建设作为乡村治理和振兴的切入点与突破口,大力推进孝文化实践和四德工程建设,通过建设孝文化馆、讲演孝文化故事、培树孝文化典型、完善孝文化制度等方式,引导和督促子女履行赡养义务。目前,该县已有142位孝德典型被评为各级好人和道德模范,建成农村幸福院120处,可吸纳老人3360人。
如今的蒙阴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正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的“县域范本”。 张圣虎 李朋
新闻推荐
蒙阴实施“文化强县”战略再结硕果:“樱之崮”乡村农业文化旅游综合体和云蒙湖石龙湾湿地文化旅游度假区等项目建设目前正有序推进。近年来,蒙阴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目前...
蒙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蒙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