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新闻 蒙阴新闻 莒南新闻 平邑新闻 费县新闻 兰陵新闻 沂水新闻 郯城新闻 沂南新闻 临沭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临沂市 > 蒙阴新闻 > 正文

莱芜的钢铁(上)

来源:鲁中晨刊 2018-03-08 03:36   https://www.yybnet.net/

莱芜金属冶炼历史悠久,有文物可考的金属冶炼史达3000多年。商周时期开始冶铜铸造青铜器,春秋时期开始冶铁铸器。冶铜成熟于秦汉,延续于魏晋,发展于隋唐,鼎盛于宋元,明代中叶后趋于衰落。千百年来,莱芜冶铸不绝,从汉代至明代中叶,一直是全国重要的冶炼中心。新中国建立后,莱芜金属冶炼逐渐恢复、发展、壮大,重新崛起,再现钢铁业的辉煌。

莱芜在商周时期就开始冶铜,青铜冶铸业初具规模,技术成熟。据考证,莱芜冶铜肇始于殷商,成熟于两周,发展于秦汉,延续于魏晋,兴盛于唐宋,元明以后逐渐衰退。境内古铜矿、冶铜铸造遗址颇多,已发现古代铜矿遗址15处、银锡矿3处、冶铜铸造遗址10处。口镇北江水村西的玉皇顶山绿矿洞,是一处商代铜矿遗址。苗山镇铜山矿冶遗址是一处集采矿、冶铜、铸币于一体的汉代冶铜遗址,曾出土有汉武帝时期铸造的一批“三铢”“无铢”“半粮”钱范。羊里镇的城子县村,曾经是商周时期古嬴国、嬴邑都城及后世嬴县县治所在地,村南、村西南有两处汉代前期的集冶铜、冶铁、铸造于一体的冶铸遗址,曾出土有商末青铜斝、青铜爵,及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提梁壶等。《新唐书·地理志》载:唐代莱芜有“铁冶十四、铜冶十八、铜坑四,且产锡”。安作璋先生的《山东通史》说,唐代莱芜矿冶“铜铁并举,而且产锡,为当时全国罕见”。《明史》也记载,莱芜诸山多产铜铁锡。冶铸青铜器离不开锡,因此莱芜用锡的历史也很久远。铸币也离不开锡,莱芜曾铸造过汉代半两、三珠、五珠钱。自秦至汉,莱芜地区有80多年的铸币史。莱芜锡雕作为与莱芜冶炼史相伴相生的民间传统工艺,曾荣获1915年巴拿马博览会银奖。

莱芜在春秋时期开始冶铁铸器,冶铁技术先进,工艺精湛。境内古铁矿、冶铁铸造遗址颇多,已发现古代铁矿遗址12处、坩土坑2处、石埠坑4处、冶铁铸造遗址46处,遗址分布之密集,在省内仅有,在全国冶铁史上少见,足以说明莱芜古代具有丰富的铁矿石资源和丰富的冶铁经验,采矿、冶炼业繁荣发达。民国《续修莱芜县志》载:“铁矿采冶极早,嵇之史册,应在秦前。”境内先后在辛庄镇赵家泉村、大王庄镇东风炉村、方下镇孙封邱村等地发现春秋时期的冶铁遗址,表明在春秋时期,莱芜的冶铁达到了一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

汉代设铁官于莱芜,“嬴铁”著称于世,不仅满足境内的需要,而且供应周边地区,一时远近闻名。莱芜开矿冶炼,上承战国,下启秦汉。汉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对盐、铁等重要产业加强控制,实行官营,在全国49处产铁地区设置铁官,专事铁的开采、冶炼、铸造,其中山东10处,嬴县铁官是其中之一。自此始,矿冶业以官营为主,民营为辅。《汉书·地理志》载:“嬴有铁官。”因为铁官设在嬴城,境内所产之铁称为“嬴铁”。嬴县铁官主管境内农器、兵器的冶铸及监管钱币的铸造。嬴县铁官设置100多年后的东汉,冶铁实行官营私营并行。山东铁官减少至5处时,泰山郡嬴县铁官仍为其中之一。汉设铁官,嬴铁始著,此后莱芜一直是全国重要的冶炼基地。汉代就开始使用铁范铸造农具,效率高,质量稳定。牛泉镇亓省庄出土的24件窖藏农具铁范,是西汉中前期使用的铸造范具,证明西汉时铁质农具已经广泛使用,也证明莱芜早在汉代冶铁业就已经十分发达了。

唐代,莱芜铜铁冶炼并举,为全国罕见。据《新唐书·地理志》载:唐代莱芜有“铁冶十四、铜冶十八、铜坑四,且产锡”。安作璋先生在《山东通史》中说,唐代莱芜矿冶“铜铁并举,且产锡,为全国罕见”。唐代的14处冶铁遗址多分布在瀛汶河和牟汶河两岸,其中嬴汶河流域主要在宜山、铁牛岭、片镇一带,牟汶河流域主要在官场、南冶、官寺、小北冶一带。据《泰安府志》载:“唐开元六年(公元718年),(县)令赵建盛于县西北十五里开普济渠,以运铜铁,并灌民田。”普济渠先后使用达700年之久,后因河堤缺乏维修“而渠亦塞”。隋末唐初,大将尉迟恭统兵在境内采矿冶炼,遗有双山铁矿遗址、望驾岭铁矿遗址等。唐末黄巢起义军在大王庄一带铸造盔甲、兵器,招兵买马,遗有黄巢崮、造甲峪、炉厂等铸造盔甲、兵器遗址。

宋代,设专管冶炼的莱芜监公署,成为与徐州利国监齐名的冶铁中心。莱芜监公署于后周太祖元年(公元951年)设置,监址在莱芜城,时为用军队从事矿冶业的政区。北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在后周监址又设置莱芜监公署,是用以管理矿冶业为主的政区,虽为县级,但县、监各司其责,嬴县与莱芜监不相统属。莱芜监下置铜务冶、铁务冶两机构,管理“三坑、十八冶”等矿冶单位。“三坑”为莱城马庄村矿山矿坑埠、高庄小北冶村黄石山矿坑、口镇毛家村双山矿坑。“十八冶”之一的石门冶(大冶)规模最大,曾被称为“铁冶城”,冶务人丁众多,“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夜如昼间,铁件外搬之车马兵役往来不绝。据史料记载,宋神宗元丰年间,莱芜产铁190余万斤。莱芜监冶炼规模居全国前列,冶户千余,采冶者达数千人。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中说,莱芜监与徐州利国监同为“北宋著名的冶铁地”,为京东路两大矿冶中心。金大定十二年(1172年),莱芜县治首迁莱芜监城,莱芜监废,设铁冶提举司,下辖铁务冶。原莱芜监事仍由莱芜铁务冶管理。现存于泰山岱庙的一对高1.15米、口径1.78米的大铁帑,就是当年任职莱芜监铜务冶的李冕于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主持铸造的。现存蒙阴钟山寺的一只盘龙八卦太极大铁钟,就是当年就职莱芜铁务冶的宋斌、刘仙等于金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监铸的。两宗宋代的珍贵文物,显示出宋代莱芜监具有先进的冶铸技术。

元代,设莱芜铁冶都提举司,管理山东境内的矿冶业,成为全国重要的冶铁中心。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朝廷在莱芜县治西设莱芜铁冶都提举司,以正五品翰林学士徐琰为首任提举中书。都提举司下辖宝成、通利、锟鋙三监,专管矿冶业,冶户3000多家。24年后的元大德二年(1298年),莱芜铁冶都提举司又加辖济南的元固、富国二监,更名为济南莱芜等处铁冶都提举司,职官秩升从四品,管理山东境内的矿冶业,冶户5000多家,达到矿冶管理级别高、管辖范围广的历史时期,成为全国重要的冶铁中心。元延佑二年(1315年)扩建提举司公署,在署中立公署记碑。元至正二年(1342年)由阿塔任同提举。当时,全国年铁税额在500—1000万斤,莱芜年课铁达100多万斤,生产达到北宋鼎盛时期的规模,在全国的地位举足轻重。随着元朝的衰败,都提举司元末废置。

明代初,设莱芜铁管所,莱芜冶铁业在全国仍然较为发达,但明中叶开始衰弱。明初,朝廷鼓励民营冶炼,境内原冶户有重操旧业者。明洪武六年(1373年),复置元制明莱芜铁冶提举司,后称莱芜铁冶所。全国设铁冶所13处,其中莱芜1处,名为山东济南府莱芜铁冶所。莱芜铁冶所的位置,明嘉靖《莱芜县志》载:“铁冶提举司,在县东南八里,宣德年间革。”清宣统《莱芜县志》载:“明铁冶提举司,在县东南八里,南冶庄大石山下。”地址位于今高庄街道小北冶村南黄石山。莱芜铁冶所经营至宣德二年(1427年),存在时间达54年。据《中国古代冶铁技术发展史》记载,明初全国13个铁冶所炼铁岁额805万斤,其中以莱芜铁冶所为最,年产铁72万斤。但产铁水平未能恢复到从前的水平,明代中叶后趋于衰落。清代境内开采铜矿7处、锡银矿5处,铁矿仅2处,至民国铁冶业跌入低谷。清代至民国时期,金属冶炼仅作为制造工业的工序而存在。

新闻推荐

蒙阴农商行开展不良贷款“清收风暴”

2018年1月,蒙阴农商行掀起了一场不良贷款“清收风暴”活动,拉开金融整治的帷幕。蒙阴农商行向“老赖”亮剑,有力打击了“老赖”的嚣张气焰,极大震慑了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统筹部署,准备充足。蒙...

蒙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蒙阴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莱芜的钢铁(上))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