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珊珊
通讯员 宋国栋 杨虹
在蒙阴县欧尚玩具厂常路镇加工点上,几十名妇女正在忙忙碌碌,她们或者为玩具小熊钉眼珠、缝嘴巴,或者穿衣服、做装饰。房间里,已经组装好的各色玩具正等待着向外发货。“这里时间比较宽松,还可以拿回家去做,我一天做500多个,能挣50多元。”3月17日,53岁的刘宗英正在为小熊穿上紫色衣裙。她是该镇大常路村村民,老伴和她身体都不算太好,“家里的地承包出去一年能有2000多元,其它收入就主要靠我做手工了。”
在西三庄村,记者见到了81岁的杨怀荣老人,她正在院子里晒着太阳和邻居一起缝小熊。“我一天能缝100多个,一个月能挣几百元。你们看,我的新衣服都是我自己挣钱买的。”杨怀荣老人笑得很开心。“我们已经在周边乡镇、村居发展了8个加工点,为我们干活的有400多人。”欧尚玩具加工厂经理刘端存告诉记者,手工玩具制作需要大量劳动力,但劳动强度不大,特别适合妇女在家劳作。“我们在加工点上向外分发布料、填充物,让妇女在家缝制,然后进行回收。”刘端存介绍,现在玩具市场很大,每年旺季的时候,他们每天向外发货近2万只,年销售额达到500多万元。“下一步,我们还将设计更多种类的玩具,把企业进一步做大。”
蒙阴县共有贫困户16636户,贫困人口36249人,其中妇女接近一半。“蒙阴县果树比较多,广大妇女一般都是在家里管理果树,外出务工的不算多。”蒙阴县妇联副主席刘美婷介绍,妇女既是脱贫攻坚的工作对象,也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在脱贫攻坚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为了引导贫困妇女脱贫致富,蒙阴县将污染少、就业方式灵活且带动面大的来料加工产业,列为全县扶贫攻坚五大产业之一。该县针对县里各区域、不同人群的实际情况和扶贫需求,引导贫困妇女根据各村实际,宜编则编、宜织则织,探索建立了“公司+协会+基地+妇女”的产业发展路径,推行多种模式的来料加工。在交通较为便利、人口相对集中的城郊或村落,引进实力较强的企业来创办来料加工厂,吸纳周边群众就近就业;对于一些较偏远的农村,则设立来料加工点,采取集中加工方式;对那些地域偏远、人居分散、行动不便的贫困户,则推行送货上门的分散加工模式。
“我们现在做的就是引导来料加工企业到贫困村设立加工厂或加工点,实现村企共建,企业的盈利和贫困户的脱贫相结合。下一步我们还将引导更多的来料加工企业与贫困村贫困户签订具体协议,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脱贫。”刘美婷介绍,去年,县妇联表彰了33个来料加工示范基地,并引导他们参与到扶贫攻坚中来,将订单、加工车间、加工点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实现群众增收和企业发展的双赢。目前,已有6家来料加工企业与6个“第一书记”所在的贫困村达成初步合作意向,通过发展来料加工让他们逐步摘掉贫困户的帽子。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该县来料加工产业逐步实现了“一镇一品、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健康发展局面。目前,全县已有来料加工企业、加工点185个;从业人员近万人,从业人员人均不仅年可增加收入1.6万元,一大批贫困妇女更是依靠来料加工业走上脱贫致富的幸福路。
新闻推荐
本报4月17日讯 (记者 徐洋)今天上午,山东蒙阴御泉香山旅游度假区工程建设指挥部揭牌仪式在蒙阴县垛庄镇举行。据介绍,御泉香山旅游度假区由四川中大集团公司开发建设,项目建设总面积约40平方公...
蒙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蒙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