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新闻 蒙阴新闻 莒南新闻 平邑新闻 费县新闻 兰陵新闻 沂水新闻 郯城新闻 沂南新闻 临沭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临沂市 > 兰陵新闻 > 正文

创新秸秆利用模式 助推生态兰陵建设兰陵:65万亩秸秆变废为宝□本报记者 田学富通讯员 李桂东 董兴龙 刘伟

来源:临沂日报 2017-07-04 10:31   https://www.yybnet.net/

近日,全国小麦秸秆综合利用现场交流会在兰陵县召开,会议组织政产学研推各方力量,共同探讨小麦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记者从现场交流会上获悉,目前全县65万亩小麦已收获完毕,机收率达到98%,完成秸秆灭茬还田38万亩、打捆收储19万亩、集中脱粒5万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

兰陵县作为农业大县,也是秸秆生产大县,秸秆利用问题一直是农业生产过程中一项重大课题。为此,兰陵县结合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清工作思路,决定变“堵”为“疏”,通过多种形式探索和实践,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创新“1+1+1”农机作业模式,杜绝秸秆焚烧隐患。去年,兰陵县抢抓国家惠农政策,探索实施了1台小麦收割机+1台秸秆捡拾打捆机或1台秸秆切碎还田器+1台灭茬机具的“1+1+1”农机作业新模式,针对小麦集中、地势较广的区域,采取“秸秆收储”的方式,设立收储点。针对小麦较分散的区域,采取“秸秆还田”的方式,收割完即粉碎。严禁不带粉碎设备的收割机田间作业,收割完即用翻耕机灭茬,让粉碎的秸秆重回地里做肥料,实现了秸秆由烧到用、由以“堵”为主向以“疏”为主的根本性转变,此模式被市政府作为先进典型在全市推广。今年,该县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全县65万亩小麦实现了“1+1+1”农机作业模式全覆盖。

建立秸秆切碎还田智能监管系统,确保秸秆还田质量。以全县62家农机合作社为依托,聘请山东中位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专家,投资160万元,在全省率先建立起县级秸秆切碎还田智能监管系统,对全县小麦收割机、深松机统一安装智能监测仪800余台,全部纳入农机智能监测平台,实现了对作业机具的位置信息、作业动态、作业过程、作业面积、作业质量的全程监测,杜绝了农机手降低作业标准、虚报作业面积、套取补贴资金等行为。同时,严格落实农作物收获机械准入制度,并严格按照农机作业标准组织作业、验收,不按标准作业的坚决取消作业资格,达不到验收标准的不予发放补贴,防止了因秸秆留茬过高而焚烧现象的发生,确保了秸秆还田质量,实现了企业、农民、社会三赢。

完善综合利用服务体系,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在重点围绕培肥地力、抓好精细还田的同时,按照市场运作、政府扶持、有偿服务、企业化经营的原则,推进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全县已初步建立起了以企业为龙头、合作社协作、农户参与、政府监管、市场化推进的秸秆收集和物流体系。全县共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以农机合作社为依托,建立秸秆收储中心22处,每个收储中心每年完成的秸秆收储量都在1万吨以上;每个村至少建立了1处秸秆收集点,形成了“地块打捆、村内收集、乡镇收储、企业购买”的秸秆收集和销售模式。积极推动秸秆能源化、肥料化、饲料化等多种形式利用,以琦泉生物质发电厂为依托,开展长期秸秆收购合作,年可消耗秸秆60万吨;积极对接蒙牛、伊利乳业和造纸企业,签订秸秆收购合同,年可消耗秸秆2万余吨;以牛羊饲料需求为重点,大力推广秸秆饲喂、青贮饲料、秸秆氨化等技术,在秸秆产出地真正实现了秸秆“肥料化、基料化、原料化、饲料化和能源化”有效利用,构建起可持续的秸秆收集、贮运、销售、利用产业体系,从源头上、根本上解决了秸秆出路问题。

新闻推荐

今起汽柴油每升下调超两毛

本报5月11日讯(记者吴慧)5月11日24时,成品油调价窗口再次开启。汽柴油每升下调超2毛,油价下调创下年内最大跌幅。调整后加满一箱油(50L)可节省约9元人民币。5月12日零时起,国内汽油每吨下调250元/吨...

兰陵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兰陵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创新秸秆利用模式 助推生态兰陵建设兰陵:65万亩秸秆变废为宝□本报记者 田学富通讯员 李桂东 董兴龙 刘伟)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