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大人拾栗子,是岫务村孩子们的童年记忆。中秋节临近,莒南县洙边镇岫务村连老人小孩都忙起来了。对于这个山村来说,很多村民家里秋收最重要的一件事儿,就是拾栗子。
随着秋风变凉,这个村东部及东南部近2000亩的丘陵山地,颜色由翠绿变成黄绿,黄绿中渐渐有了越来越多的红色,在阳光下闪亮着。这红色,是成熟的栗壳笑开了口,吐露出来的板栗。
秋风秋阳中,一个个红通通的栗子离开栗壳,落在地上,地上也变成了红色。
一个栗壳里有两三个栗子,多的有四个甚至五个。一个个张开了口的栗壳长在树上,一棵棵板栗树形成板栗林。而这样的板栗林,在这片丘陵山地上,即使站在最高处,也望不到边际。板栗园里,板栗树下,是拾栗子的村民,笑容写在他们的脸上。
“这片板栗林栽的都是优质品种,共有1000多亩,其中850亩结果了。结果的板栗树中,进入盛产期的占了大部分。”年轻的村党支部书记孙运祥说。
围着这些板栗林转了几圈,和在栗园里拾栗子的村民聊,孙运祥估算出今年全村的栗子产量在45万斤到50万斤之间。
村民张庆爱说,管理好了,一亩栗园拾1000斤栗子,不成问题。
2020年秋天,板栗的平均收购价格是每斤5.3元。今年最终平均一斤能卖到多少钱,不太好说。但村民相信:再低也不会低于4.5元。
45万斤产量,每斤4.5元,这样算下来,这个村仅卖板栗就有200多万元的收入。
说起这片为村民带来丰厚收入的板栗林,村里现在的年轻人对上辈老人在这片丘陵山地上流下的汗水,很感激。
退休多年的村干部孙成永说,村东、村东南这些丘陵山地,以前是野树林子,有些地方石头多土少,草都不长。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村民用将近十年的时间,用镢头和铁锨,把这片丘陵山地刨挖了一遍。好地块用来种花生和地瓜,一般的地块则栽上了板栗树。“最先栽下的板栗树,树龄有30多年了。”孙成永说。他是当时带领村民整治这片荒山野岭的村干部之一。
村民杨凤顺在这片丘陵山地上有15亩板栗园,这些年每年的板栗总产量都在8500斤以上。而近几年板栗的收购价格,每斤都在5元以上。在板栗园里拾上半个月的栗子,他家就有四五万元的收入。用村民的话说,就像在地里拾钱一样。
“有这么高的收入,现在想栽板栗树的村民更多了。不用几年,整个村东、村东南,会变成一个更大的板栗园。到那时,我们这里秋天的景色会更好看。”孙运祥说。
新闻推荐
莒南讯近日,板泉镇组织开展机关干部竞争上岗工作。本次竞争上岗工作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和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目的是拓宽用...
莒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莒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