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过后,大棚里的草莓接近尾声,40岁的庄绪国终于可以直下腰。除了栽苗和摘草莓,占地面积40亩、棚内面积20亩的大棚草莓,从栽下后,都是他一个人在忙活。“干农业道道太多,细节决定成败。”他说。
庄绪国是莒南县大店镇大店一村人,中专毕业后回到农村,他没打算种地,开了个小厂子,雇了十多个人,挣钱虽然不是很多,但也成了当地农民眼里的能人。
2011年,他跑到附近的老龙腰村,流转了16亩地,想在这16亩地上建厂子。可办手续时,他才知道,那是耕地,不能建厂房。地不能闲着,2012年,他在16亩地上建起了8个大棚,钢架结构的,比当地农民的草莓大棚档次高多了。他雇来两个当地有草莓种植技术的农民,管理这8个大棚。
两个雇来的农民,自己家都种着大棚草莓,自己家的草莓长得很好,可庄绪国的草莓死棵多不说,结出来的果小,还多畸形。周边农民看庄绪国建起这么高档的大棚,便前来参观。农民看了一圈后,笑了:你这弄的啥?
农民脸上那些笑着的表情,让庄绪国心里很不痛快:我一个青年,种草莓还不如七十来岁的老人?当地农民种草莓,大棚里没有温湿度计,如何提温、增湿、放风,完全凭经验和感觉。庄绪国便跑到农民的大棚里,感受一下,再快速跑回自家大棚里感受一番。“我就这样一趟趟跑着,感受着,想弄清到底怎样才能种好草莓。”他说。
2013年,庄绪国又流转来50亩地,拥有了9个草莓大棚。他把厂子停了,心里憋了口气:非把草莓种好不行。他找来两个技术过硬的农民,让他们帮着管理大棚。9个大棚,最后卖的钱也就是毛收入,庄绪国拿7个棚的,两个农民各拿一个棚的。
这样种了3年,庄绪国觉得不行。两个找来的农民,不再干活,啥活都雇人干。而雇工费,庄绪国需要拿九分之七。两个农民啥也不用干,喝着茶,白拿两个棚的收入。“我是雇你们来干活的,好吗,你们倒当起老板来了。”
这让庄绪国明白了一个道理。搞规模农业,不是越大越好,而是要适度。2016年,庄绪国把大棚草莓的规模,控制在占地40亩。同时,他成立了合作社,想靠自己摸索出来的经验和技术,带着周边农民种草莓。
除了栽苗和采摘,庄绪国能省人工的地方全省了。上了卷帘机,安装了自动打药机和自动控温设备,水肥实现了一体化。大多时候,他看看手机,动动手指,就完成了大棚草莓的管理。
庄绪国根据自己摸索出来的经验,制定着大棚草莓种植标准。从草莓定植“浅不露根、深不埋心”,到控温促进花芽形成;从大棚风口开关时间,到棚内每个生产环节的温度、湿度,他都制定出了便于农民学习、操作的标准。棚内面积为一亩的大棚草莓,当地农民一年能挣约3万元,庄绪国却能挣五六万元。
现在,合作社的社员达到115户,大棚草莓面积共计500多亩。对这个规模,庄绪国还算满意。“可我很累,我是生产者、技术员、管理者、销售者,太忙了。”他说。
庄绪国不想这么忙,他想明年由合作社统一建设标准大棚。“现在社员的大棚档次高低不同,草莓难以在要求的时间内上市不说,还造成规格、品质等相差很大。”他说,“有了一样的标准大棚,按照统一的标准种植,生产出来统一的草莓,走订单农业。”
对带领周边农民走订单农业,庄绪国很有信心。“我从穿着皮鞋、没种过地的人,变成一个不再穿皮鞋的新型职业农民,用了近10年时间。”他说。
农村大众报记者孙成民
通讯员孙烨刘山清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临报融媒记者英子通讯员任志伟郁树洁)近日,莒南县政协对全县“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释放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工作进行...
莒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莒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