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县岭泉镇大葛家集子村有一布衣郎中叫葛连成(1886-1970),他一生行医于乡村民间,在当地看病颇有名气,但他看病有一个规矩,除所用中草药需病家到当地药房购买外,不收取任何费用。
话说民国早年间,大店镇庄家双榴堂庄家的老太太前臂骨折,多处请医治疗仍疼痛不止。因大葛家集子村老辈佑禧堂房主葛维翰之妻就是大店庄家之女,经亲戚介绍,双榴堂的人便来到了大葛家集子村,请葛连成前往诊治。当时医生在社会上是有身份地位的人,而葛连成因平日都是免费给人看病,家里生活并不富裕,穿的是素色粗布衣服,双榴堂新请的几个接骨先生都穿长袍马褂、绫罗绸缎。葛连成因步行且路途较远,来的稍晚些,刚进院门,正好被从堂屋出来的管家遇见,管家见来人相貌平平,衣着朴素,破旧的鞋上布满了尘土,知道是个乡巴佬,就急忙上前拦住,经询问才知也是前来给老太太治病的。庄家在鲁南苏北那可是首屈一指的名门望族,岂能让来自穷乡僻壤的土郎中看病,这个管家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因正好是中午吃饭时间,于是就把他领进牛棚,找来一只破筛子扣在地上,然后端来一盘馍馍、两个小菜放在筛子上,让他慢用。葛连成没想到大老远的前来遭受如此冷遇,本欲走人,考虑到自己是来治病的,又不是专门来吃饭的,他二话没说就蹲在地上将就吃了点了事。大家吃完了饭,准备停当,老太太手托着胳膊从里屋出来了,几个体面的先生想露一手,都争先恐后地上前给老太太整骨,结果把老太太折腾得够呛,没有一位先生能把骨折整复成功,此时老太太已疼得大汗淋漓,说什么也不整了。现场只有葛连成没有动手,大伙儿一看他是个土里土气的乡巴佬,都对他嗤之以鼻,老太太的大儿子庄某本不想让他治了,考虑到都是亲戚介绍的,不让动手有失情面,再说其他先生也没整好,既然请来了,就让他试试呗。
葛连成上前看了看老太太的胳膊,就让庄某紧紧拉住老太太的手,只见牵引折顶、夹挤分骨等诸多操作,干净利索,一气呵成,老太太的骨折眨眼间就归正复位,紧接着又顺势理顺筋脉,敷上膏药、绑好小夹板,只见老太太擦了擦眼泪转悲为喜,因她的疼痛缓解了,在场的人看了大开眼界,暗暗称奇,真没想到葛连成的出现,局势逆转得如此神速,这个土老帽还真不可小觑。老太太的佣人急忙端来热水,递过来毛巾,让葛连成洗手,其他诸先生一看这架势,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只好借出来方便之机灰溜溜地走了。庄某是位大孝子,看到母亲病痛解除,感激不尽,当时包好的现大洋一封是50块,临走时庄某一下子端来四封用红纸包裹成圆柱状的现大洋送给葛连成,以谢其救治之恩。葛连成连忙摆了摆手说:“我看病从来不收钱,你不要破了我的规矩!”他谢过庄某后分文未取就后背着手回家了。庄某送走了葛连成,回来才知道葛连成来时是在牛棚里吃的饭,非常生气,狠狠地训斥了管家一番,以后不要看人下菜碟,管家躬身在旁连声应诺。不久老太太就顺利康复了,庄某就想,上次给钱人家不要,可能是怠慢人家了,也可能是嫌钱给少了,因有老亲戚的情面,如此招待人家确实不地道,钱给少了也有点跌份,对,老百姓最看重的是耕地,老太太再三叮嘱,感谢人家一定要厚实点,不能让人家说咱小家子气。
是日,微风拂柳,丽日晴空,拿定主意的庄某愉快地来到葛连成家里,对上次管家的不敬行为赔礼道歉,看到葛连成家徒四壁,就拿出十顷耕地的地契送到葛连成的手里作为看病的酬劳,葛连成连忙摆手说道:“都是亲戚家,你也知道我的规矩,这地契我是绝对不会收的!”说完就把地契推回庄某手中,庄某推来推去看到葛连成确实没有收下之意,只好收起地契,迭声道谢后便打道回府了,而葛连成妙手回春、拒受巨额酬报之事一时成为当地美谈。
解放初期,由于连年战争的影响,人们的生活还非常困难,有人就劝葛连成:“老话说得好,一招鲜吃遍天。都是新社会了,您年岁也大了,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手艺向病人收点钱,改善一下自家的生活,您现在还是老法子,这样不行啊!”忠厚淳朴的葛连成笑着说道:“谁都会有灾灾病病的时候,乡里乡亲的,帮点忙是应该的,收钱就不好了。”他继续自甘清贫,对待前来就医者,无论家境贫富,都一视同仁,精心医治;遇到行动不便的病人,还亲自上门服务。他一生德高医精,救人无数,誉满乡梓,但他始终恪守着自己的行医准则:不求闻达,但求利人,决不收取病人一分钱。
(本文据葛秀福、葛瑞香、葛成本等老人的口述整理而成)
新闻推荐
扫码看“十三五”专题报道徐淑胜莒南县岭泉镇淇岔河村党支部书记以前,我们村大田粮食作物都是老百姓一家一户...
莒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莒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