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在莒南县洙边镇清水涧村李春旭的“读书堂”里,靠墙立着3个木书架,摆放1000余册图书。这里被群众赞誉为“家庭图书馆”。李春旭的“家庭图书馆”是莒南县文化和旅游局在村里试点建立的第一个方便乡村群众读书的“文化驿站”,也是莒南县振兴乡村文化的一项惠民举措。
近年来,莒南县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为载体,努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注重文化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找准乡村文化振兴的精准发力方向,积极打造乡村文化的发展空间,为人民群众撑起了一把文化绿荫的大伞。
多样化的农村阅读
点亮乡村文明
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的支撑。如何激活文化、提振精神?莒南县在这方面做了生动实践。多年来,莒南县文化和旅游局本着惠民利民原则,相继实施了“农家书屋”“农家书柜”“超市书屋”“家庭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为广大农民群众构建了一个触手可及的“零距离阅读圈”,切实解决了农民读书、看报难的问题,以丰厚的精神食粮“富”了农民的“脑袋”。
“乡村振兴的关键之一是让百姓脱贫,扶贫重在思想上‘扶志’,能力上‘扶智’,而这都离不开文化的供给,我们要当好乡村阅读的‘媒人’,让更多人‘爱上阅读’。”莒南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许学友说,“靶向发力很重要,群众需要什么资源,我们就输送什么资源。经过调研,近年来有针对性地采购了一批农林牧渔、医药健康、创业就业、技能提升等方面的图书1.5万余册,有效满足了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同时也激发了群众的阅读兴趣。”
目前,莒南县共在乡村投放农家书柜近6万个,试点建设超市书屋6处、家庭书屋7处。受益群众达200余万人次。
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
点燃乡村梦想
日前,石莲子镇莱沟村小广场上人头攒动,乡亲们坐在小板凳上等待电影开场。尽管现在家家有电视、网络,但老百姓对这种“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集体观影方式仍情有独钟。
近年来,莒南县文化主管部门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积极推进普遍受农村群众欢迎的文化惠民措施,让公共文化服务更接地气,成立了“沂蒙红色文艺轻骑兵”莒南小分队、庄户剧团,深入镇(街)、村(社区)、田间地头演出,每年完成各类演出240余场次,受众达20多万人次。每个贫困村均建成1支民间演出队或广场舞队。落实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每年放映公益电影5200余场。全县群众文化生活呈现出了“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演出、天天有活动”的生动局面。
创新建设的乡村记忆工程
留住乡情乡愁
留住乡愁,就是要留住乡村深藏的文化底蕴。这底蕴既有山水田园的诗意、也有朴实淳厚的民风,既有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也有几百年的村史村情传承。如何寻回乡愁,让乡土文化回归并转化为今日乡村振兴的活力?莒南县的“乡村记忆工程”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近年,莒南县充分挖掘地域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创新实施了“乡村记忆工程”。目前,建成了板泉镇高榆木梳工艺展馆、大店镇薛家窑黑陶艺术博物馆等各类“乡村文化记忆工程”90多处。如今,这些村史馆、展览馆已成为乡村的文化地标、精神家园、旅游景点,更成为了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丁明文是板泉镇高榆木梳工艺传承人。在高榆木梳工艺展馆里,他饶有兴致地向人们解说木梳的历史传承、传授木梳制作工艺。高榆社区是江北最大的木梳生产基地,已经有300多年的生产历史。今天,高榆人继续把木梳工艺发扬光大,以传承的精神延续了这一祖传工艺,将木梳远销海内外。
“将乡村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整合、提升,可以让子孙后代记住历史之脉,守住精神家园。同时,这些文化资源也可以转化为乡愁旅游经济,为新时代乡村振兴带来精神与物质的双轮驱动。”莒南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洁如是说。
孙烨 李娟
新闻推荐
本报3月14日讯(记者朱武涛通讯员徐向田王金华)33岁的莒南男子宋某没有想到,只因为他夜色中无意多看了别人一眼,便为自己惹...
莒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莒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